阜阳市农机科研、质监服务打出“组合拳”

27.06.2014  12:26

      6月19日,安徽电视台新闻联播《丰收启示录》中,报道了阜阳市利用农机化信息平台为  “三夏”农机化生产提供保障的做法,这是阜阳市农机研究所以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充分调动农机科研、质监资源,打赢抢收、抢种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早在“三夏”开始前,阜阳市农机研究所就以阜阳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为龙头,整合阜阳农机生产、供应、维修及专业服务组织,谋划成立了“农机维修应急服务组织”,为广大农机手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及时解决机械故障、化解矛盾纠纷。“三夏”期间,市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共接到求助信息20余条,发布指令18条,帮助多台农业机械排除故障,受到广大农机手的欢迎  。 

        “三夏”期间,该研究所组织农机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小麦收割一线,向机手、向农民宣传秸秆焚烧规定、农机安全操作规范和免耕直播技术,并对低茬收割、旋耕播种等情况进行调研,助力阜阳农机抢收、抢种。据统计,该所共组织30余人次志愿者服务队到作业现场散发宣传资料500多份,帮助机手解决故障3起,并根据今年“三夏”见闻撰写了4份调研报告和1篇论文。 

          同时技术攻关,破解农业生产“瓶颈”。针对秸秆成垄排放不利于下步作业问题,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现在秸秆匀撒机已初具雏形,经过调试、改进后可以应用到农机化生产之中。针对阜阳市以玉米、大豆、小麦种植为主,为增强机具通用性,减少农民投入,提高机手收益,农机科研人员主动与有关生产企业对接,联合技术攻关,改进的小麦、玉米、大豆通用精播机已在今年的夏种中得到应用,机手反应较好;针对大豆种植时对土壤环境的特殊农艺要求,指导企业研发灭茬、播种、施肥、滴灌、镇压一体机,试验样机作业效果较好,有效地减少了农机具下田次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节本、增效、降耗作用明显。 

          注重农机、农艺融合,助力秸秆全面禁烧。经过调研,该研究所认为秸秆要实现禁烧,必须以农机、农艺技术的全面融合为支撑,为此先后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宿州市及阜阳市农机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及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调研,在不断改进机具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访谈、调研、实地测量等方式,对玉米、大豆多种种植模式进行跟踪调查,努力为作物生长“量身订做”一套宜于农机作业、符合农艺要求的作业模式,为全市深入推进秸秆全面禁烧和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