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残疾预防五年规划 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要过六成

20.02.2017  06:09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  产前筛查达60%以上;适龄儿童规划疫苗接种率达九成以上;对电子产品、玩具分级管理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日前,我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出台,在产前预防、职场条件、环境安全等多方面提出安全预防要求,重点突出对于老人与儿童的保护。目标到2020年,我省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同等发展程度省份中处于较低水平。

  数说规划

  ◎孕前健康检查率达80%以上

  ◎产前筛查率达60%以上

  ◎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均下降10%以上

  ◎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80%以上

  [早期干预]目标产前筛查率突破六成

  规划首先对残疾预防的早期干预制定详细目标。首先,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健康教育、医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服务,推进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孕前健康检查率达80%以上。资助开展唐氏综合症、严重体表畸形重大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诊断,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产前筛查率达60%以上。同时,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目标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 与此同时,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继续将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致残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安全保护]玩具、电子产品分级管理

  除了婚产前预防,规划还在职业环境、交通安全、环境以及儿童老年方面设定了多项任务目标。比如,要求重点做好待孕夫妇、孕期妇女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推广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等重点车辆的安全管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全面加强全省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及时掌握全省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确保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展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及时治理干预。

  规划还提到,要加强对玩具、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和分级管理,减少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听力、精神等方面的伤害。目前,玩具的分级管理已经在一些城市展开。 同时,我省还将加强老年人、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环境改造,重点改造易致跌倒的危险环境,避免残疾人次生伤害,提高老年人及其照料者预防跌倒的意识和能力。

  [康复救助]家庭无障碍改造有望获补贴

  康复服务方面,我省将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将残疾人社区医疗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给予补贴。开展辅助器具租赁和回收再利用等社区服务,就近就便满足残疾人短期及应急辅助器具需求。 另外,我省还将推进政府机关、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社区等场所、设施的无障碍改造,新(改、扩)建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有条件的地方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等。

原标题:我省出台残疾预防五年规划 玩具电子产品将分级管理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马翔宇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