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残疾预防五年行动计划 提高孕前检查及产前筛查率

20.02.2017  22:33

        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我省有401.5万残疾人,数量多,负担重,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数残疾的发生。《安徽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日前正式印发,要求到2020年,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同等发展程度省份中处于较低水平。

   强化早期干预,孕前健康检查率达80%以上

  强化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五年计划》要求,加强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孕前健康检查率达80%以上。做好产前筛查、诊断,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产前筛查率达60%以上。加强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

   防控疾病致残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80%以上

  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针对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流行状况,实施补碘、改水等防控措施,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饮水型氟砷中毒等重点地方病致残,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的县(市、区)达95%以上。加强慢性病防治,已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CSR)达到2000以上。加强精神疾病防治,为遭遇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80%以上。

   减少伤害致残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均下降10%以上。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推广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加强饮用水和空气污染治理干预,严格保护良好水体和饮用水水源,开展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及时治理干预。加强对玩具、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和分级管理,减少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听力、精神等方面的伤害。加强老年人、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环境改造,重点改造易致跌倒的危险环境。

   加大投入力度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及听力等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加强对重大致残性疾病患者群体的救治救助,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充分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形成综合性、社会化的残疾预防服务网络。支持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康复相关专业。

  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残疾预防项目投资、运营管理,推进民办公助,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康复、辅助器具等相关服务机构,并鼓励其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享受与公立机构同等政策待遇。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残疾预防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鼓励老年人、残疾人、高风险职业从业者等群体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倡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通过捐款捐赠、志愿服务、设立基金会等方式,支持和参与残疾预防工作。

责编:王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