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四问:谁来扶?压实责任啃“硬骨头”

04.12.2015  11:06

  创新考核:从“被推着走”到签“军令状”

  ——改进扶贫干部考核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真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

  冬闲不闲,正值莲藕收获时。 “以前冬天只能在家闲着,现在俺一天收菜藕工钱有70元,年底还有分红。 ”日前,阜南县于集乡于集村贫困户张志超不无欣喜地告诉记者。

  原来,今年,于集村众多农户颠覆了传统的“一麦一稻”模式。 “于集村地处洪洼区,易涝易旱,大宗作物收成较低,但适合发展莲藕产业。 ”阜南县扶贫办主任杨林介绍,当地政府制订脱贫计划,通过“专业合作社+项目+贫困户”模式,实现贫困群众劳务有薪酬、入股有分红,帮助村民脱贫。

  “想想还有16.5万人口没有脱贫,俺都睡不好觉,脱不了贫俺要负责的。 ”在阜南县县委书记崔黎看来,5年内完成脱贫任务,“压力山大”。

  日前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随后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真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

  我省在实施精准扶贫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因为扶贫责任不明,工作“被推着走”,扶贫的手腕硬不起来,脱贫的速度快不起来。为此,我省持续创新扶贫干部考核机制。省扶贫办负责人介绍,2014年,将扶贫开发成效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今年又对贫困县全部取消GDP考核,并专门设置了贫困人口减少幅度等考核指标,同时在与减贫脱贫紧密关联的指标设置上加大分值权重。

  “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进行分类考核,同时与地方签订脱贫军令状,将化被动为主动,加速推动脱贫攻坚的进程。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张延明说。

  驻村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杜绝驻村干部“挂名”“走读”等现象,明确具体责任,强调有实招、见真效

  今年“双11”,贫困山区的农户也分享到电商发展带来的一杯羹。潜山县塔畈乡体元村村民章改南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开始尝试电商销售。“驻村扶贫工作队带我到外面学习,还给我提供从事电商业务的办公场所。 ”章改南说。

  目前,体元村的275户贫困户都有了脱贫规划,实现“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对此,贫困户江彭来不无感慨地说:“驻村扶贫工作队请专家教我家搞养殖,今年稻鳖共养收益达到2万多元。 ”

  精准扶贫实施前,我省少数驻村干部,把驻村帮扶当作到贫困村走一走、看一看的事情,没有具体的目标,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杜绝驻村干部“挂名”“走读”等现象,我省强化驻村扶贫管理,要求“扶贫工作队队长吃住在村,每年在岗时间不少于220天,离岗时要履行请假手续”,同时明确了扶贫的具体责任,包括脱贫人数和时间。

  “按照各级驻村扶贫文件的要求,3年内要帮助全村贫困户脱贫,现在已经过去1年,还剩下159户贫困户要脱贫。 ”对于肩上的扶贫任务,安庆市财政局驻体元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凌先龙有着清醒的认识。

  [1]  [2]  下一页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