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增绿添彩

10.03.2017  11:05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为全省林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林业部门更重要的任务。全省林业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巩固发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升标杆,奋发努力,组织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进一步加快国土绿化,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造林绿化实现重大突破

  201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按照“主攻丘陵、巩固山区、提升平原”的总体思路,重点建设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等三大造林工程,同步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三项创建活动。五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科学实施,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造林绿化快速推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全省五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78.88万亩,占调整后规划任务的104%,全省造林成活率达91.2%,造林面积合格率达99.8%,创下单个五年规划期和单项工程造林两项历史纪录,也是安徽造林质量最好的时期。工程的成功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为打造创新型生态强省夯实了绿色根基。

  森林创建形成热潮,绿化空间不断拓展。池州、合肥、安庆、黄山、宣城、六安等6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省共创建省级森林城市46个、省级森林城镇454个、省级森林村庄3379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5926.7公里,完成“三线”绿化提升15585公里,“三边”绿化提升201.1万亩。全省五年完成义务植树5.22亿株(含折算株数),营建各类纪念林5179处。

  林业产业加快发展,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171.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192.4亿元,年均增长22.2%。林业产业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山区林农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五年来全省农民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中直接获得劳务收入达120多亿元,有效增加了群众就业。

  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林权流转有序开展,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林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到2016年底,全省各类林业经营主体达1.3万多个,各类社会主体承担造林占全省新造林的比重由工程实施之初的70%提高到90%以上。

   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这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一项重大举措。下一步,全省林业工作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全面增强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围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总体目标,今后五年全省重点实施四项工程:

  一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加强2500万亩公益林管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古树名木,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林业防灾体系建设,实施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新建一批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是实施造林绿化攻坚工程。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植树增绿,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加快构建皖江绿色生态廊道;重点推进江淮分水岭绿化、石质山地造林、废弃矿山复绿,提升“三线三边”绿化水平;建设皖北、沿淮、沿江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完成农田林网庇护面积1000万亩;深入开展“森林创建”活动,着力创建皖江国家森林城市群,再建设一批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

  三是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加强新造林保育养护,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加大中幼林抚育间伐,增加森林蓄积生长量;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积极培育混交林和异龄复层林,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全面增强森林的多种功能;积极发展用材林和国家储备林,加快培育大径级材,推进经济林园艺化经营。实现林木生长率提高20%以上。

  四是实施绿色产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建设50个优质干鲜果、木本中药材、森林食品基地,培育1000万亩工业原料林、薪炭林基地,木本油料林基地发展到500万亩。提升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发展模式创新,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大力开展森林旅游和生态康养业,努力把安徽打造成全国著名的森林旅游目的地之一。

  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是林业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也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行动实施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切实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生态惠民和绿色富民;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提升林业的多种效益;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合力攻坚,进一步拓展生态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全面完成2017年林业建设任务

  今年是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开局之年,全省造林绿化任务是:完成营造林73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退化林修复60万亩、森林抚育550万亩,同时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庇护面积200万亩;创建1个国家森林城市、5个省级森林城市、45个省级森林城镇、400个省级森林村庄;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600公里。

  当前正值春季植树造林关键时期,各地要抢抓时机,广泛发动,精心指导,全力以赴,全面掀起造林绿化热潮,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要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结合城镇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创办义务植树基地,大力营造纪念林,鼓励通过认建认养、管护劳动等多种实现形式履行公民植树义务。要加大重点难点造林攻坚力度,加快石质山、废弃采矿采石地和新建村庄造林绿化,持续推进“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加快农田林网建设。认真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兴林抑螺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改造等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坚持“四级同创、五级联动”,继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建设。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特色树种造林,加快发展高效经济林、景观林、多用林和林农、林药、林草复合种植。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全面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升森林质量。各级林业部门要全力抓好服务,继续开展万名林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活动,对林农和造林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指导,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切实做到科学造林、科学经营,确保造林绿化质量和成效。

原标题: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增绿添彩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安徽省林业厅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淮南凤台何时“撤县设市”?安徽省民政厅回复网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