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5年来造林978万亩 面积抵90万个足球场

10.03.2017  22:34

5年来,安徽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978.88万亩,以11人标准足球场作参照,大约是90多万个……植树节前夕,安徽省林业厅发布5年造林成绩单,并详解安徽绿色发展背后的经济账。

2012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加快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首要任务,启动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安徽省林业厅副厅长齐新说:“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成为安徽林业发展史上人工造林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影响最深远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

三个“最”高评价背后是自信的数据支撑。5年来池州、 合肥 、安庆、黄山、宣城、六安等6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省各地还创建省级森林城市46个、省级森林城镇454个、森林村庄3379个;参加义务植树1.43亿人次,完成义务植树5.22亿株(含折算株数);营建各类纪念林5179处,面积达74.4万亩。

据统计,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10多亿元,其中:争取国家重点林业工程补助资金18.67亿元,省财政一般转移支付16.4亿元,各市、县(市、区)政府投入55.23亿元,也就是说,不足120亿元的资金,却撬动了120多亿的社会资金。此外,全省农民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中直接获得的劳务报酬达120多亿元。

越来越多民间资本瞅准林业这块蛋糕。安徽各类社会主体承担造林占全省新造林的比重由工程实施之初的70%提高到90%以上。涌现了埇桥杨木、宣城森林食品、颍泉苗木、太和香椿、合肥特色苗木、界首彩叶苗木等一批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仅2016年,全省林业企业就有10家获得“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2家成功登录“新三板”。

产业脱贫更少不了林业支撑,据了解安徽全年安排31个贫困县(市、区)中央和省级林业补助资金5.46亿元。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选聘林业生态护林员11484名,并得到了中央财政生态护林员管护费的支持。森林 旅游 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307户;认定“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