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实地探访高考网评工作

15.06.2016  12:30

6月14日,省教育厅邀请省政协副主席赵韩,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央驻皖及省内主流媒体记者走进2016年高考阅卷现场,实地探访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和安徽大学的高考网上评卷工作,并网上巡查了安徽师范大学的评卷工作。省招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邸建伟陪同考察,李和平详细介绍了2016年高考及网评工作情况。

网上评卷,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五大关键环节之一。2016年,我省高考试卷数量超过177万份。承担网上评卷任务的仍为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我省实行全科目网上评卷工作的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技术规范、保障体系等方面基本成熟,近几年的评卷质量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考生和家长普遍比较满意。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肯定了我省2016年度的高考网评工作,赵韩指出,高考网评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选聘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网评任务,并就评分参考、评分细则、评卷程序等加强对评卷教师的培训。赵韩希望省教育厅继续保持高度警觉,认真组织保障好接下来的网评工作。他希望每一位网评工作人员继续保持旺盛的精力,本着对每一个考生负责的态度,确保每一份试卷的每一道题都有正确、公平的评阅。

为确保今年高考网评工作的顺利推进,省教育厅主要在五个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省招委、省教育厅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网上评卷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和专家组,并成立了制卷、考务、扫描、技术、质检、统分合成、宣传、后勤保障等多个功能组。成立了现场协调指挥组,加强考试院与评卷点之间的统筹协调,考试院领导班子实行包保责任制,各评卷点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各职能机构分工明确,职责到位,通力协作,全力以赴。

加强建设,确保平稳。 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和《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统计测量暂行规范》,结合多年来我省网上评卷工作经验,考试院与四个评卷基地高校、网评技术服务商,共同研究、制定了《安徽省普通高考评卷点工作实施细则》等网评管理、技术、设备及环境准备一揽子方案,进一步规范了网上评卷工作步骤和程序,明晰了工作步骤中的关键环节、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

严格选聘,强化培训。 省高校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评卷教师的遴选工作,一方面严格评卷教师的选聘,把好入口关。今年我省高考评卷工作共遴选评卷教师2775人,评卷教师大多为高校、示范高中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高中教师1477人,占评卷教师总量的53.2%。另一方面,加强评卷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培训考核与试评合格者方可取得上岗资格。同时结合教师的特长,科学安排人员分工。

加强监管,确保质量。 我省非选择题部分评卷一直实行二评、三评和仲裁模式。在评阅过程中,各学科题组长、各评卷小组组长及评卷复查组将随时对所评试卷进行复查,强化评卷复核和抽查工作。评卷系统还会对每位老师的评卷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便随时掌握每位老师的评卷情况,对评分标准把握不到位的评卷老师,将立即停止其工作。同时,各学科进一步完善问题卷处理流程,优化评阅办法,疑难问题由评卷专家组集体讨论解决。省考试院也设立了质量检查组,采取多种手段对教师评卷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加强安全保密,提高应急能力。 评卷工作具有较强的保密性,省教育厅对阅卷工作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在网评现场安装了监控系统,安全检查组加大检查力度。在阅卷时间、休息时间对各阅卷场所全面检查;严禁评卷教师携带手机、提包、水杯等进入阅卷场所;在规定的阅卷时间内不得离开阅卷场所,如有特殊情况离开需请假;对进出人员严格查证;在证件制作上各学科阅卷组及工作组的工作证件用不同的颜色区别,不允许串岗。

此外,高考前,省教育厅与合肥、芜湖两市专门召开协调会,落实网上评卷、录取后勤保障机制。为了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我省制定了高考评卷的应急工作预案。在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协调公安、电力、交通等各相关部门,立足防范,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网上评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