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分流零换乘 记者详解合肥南站交通

07.11.2014  00:26

  中安在线讯 经过四年多紧张的建设,合肥南站即将顺利建成。按照市政府与上海铁路局会商意见,合肥南站计划于2014年11月12日正式投运。11月6日上午,合肥市召开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相关情况发布会,合肥市各相关部门向记者介绍了南站的诸多亮点。


社会车辆及出租车的送客流线

  1、以旅客为中心实现零换乘

  合肥南站枢纽及其配套工程由北广场、南广场、东西线下场站、场区内部道路等部分组成,是结合高铁合肥南站建设的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社会车辆、慢行交通等多种交通换乘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零换乘”的规划设计理念。 广场和南广场以交通换乘、大型社会停车库等交通功能为主,兼顾商业配套。其中,北广场地面一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预留商业面积7400平方米,设置车位约610个。 西线下设置出租场站、社会停车场、大中型汽车停车场;东线下设置公交场站。 南广场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预留商业面积15000平方米,设置车位约920个。受绕城高速改建进度影响,南广场目前暂未实施。


出租车的接站流线

  2、出租车实现人车分流

  针对传统枢纽中出租车乘客人车交织、候车时间较长的问题,合肥南站创新理念,采用人车分离,到、停、发分离,矩阵式发车的理念,设置了4排并列式出租车排队通道,对人车冲突点采用立体交叉,不仅保障了乘客的安全,而且可同时发车24个(远期可拓展至32个),极大地提高合肥南站旅客的疏散效率。 同时,以合肥南站为核心,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一批配套市政道路。徽州大道高架、龙川路、繁华大道等快速路和主干道已相继建成通车,畅通二环、高铁路、庐州大道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美和路、宿松路、祁门路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筹划中。

  3、智能化管理改善公交乘车环境 采用“到发分离”模式,将进入合肥南站的公交车的落客区和上客区完全分离。公交于北广场室内落客,其公交车道净宽13.4米,落客站台总长156米,共设8个公交落客车位。 同时,为提高公交候车的舒适度,公交候车区用玻璃幕墙与公交行车区完全隔离,有效屏蔽汽车尾气污染、噪声,并在室内配备空调设施,极大改善了旅客的候车环境。室外每条公交线路均有固定的发车位,公交车流线呈“U”字形,按“锯齿状”分布,通过电子信息提示、语音提示等智能化管理方式和完善的指示标识系统,引导客流通过公交方式快速进行疏解。


社会车辆及出租车的离站流线

  4、区域统筹,完善外部交通

  为完善高铁南站片区的交通组织,我们对高铁片区约10平方公里范围的交通进行综合研究分析,通过优化南站地区道路网结构,运用“区域统筹”的理念,将合肥南站各种形式交通流的疏解分解到整个区域,通过徽州大道、龙川路、高铁路等路网的建设,实现了客流的快速收集和分流。

  5、站房采用高科技自然采光 在充分借鉴外地高铁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合肥南站的站房和配套工程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使用了地源热泵、光导照明、LED照明、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自然采光、地埋风沟等节能降耗技术,RFID、智能管理、高清监控、光截面感烟探测等先进技术,以及GRC挂板、环保墙材等新材料,充分体现“绿色、科技、环保”的建设理念。 (记者 徐晓景)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淮南凤台何时“撤县设市”?安徽省民政厅回复网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官方回复“淮北区划调整”:暂未接到相关通知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