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80后”村民让荒山变“绿洲”

28.03.2016  19:49
摘要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立志通过从事农业致富的农民,更加注重对现代农业的重视。

   中安在线讯 据池州日报报道,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立志通过从事农业致富的农民,更加注重对现代农业的重视。他们及时跟紧市场动态,主动适应转型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力军”。青阳县木镇镇武圣村“80后”村民洪直发就是这样一位农民,他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深入考察家乡农业现状,走上了发展油茶种植的致富路。2014年,在外从事服务行业的他,回乡承包了村里集体林场,成立了池州林达林业发展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现代农民。

  “一定要把树苗栽直,等天晴的时候,才能修剪枝丫,要保持它的水分和充足的养分,这样树苗存活率才会高。”近日,记者走进池州林达林业发展公司的种植基地,洪直发正在给工人传授种树技术。

  谈起与林业的渊源,洪直发告诉记者,2009年,村里对集体林场进行了有计划的采伐,然而采伐之后,围绕着“该不该种树”、“种什么树”等问题,村民们争论不一。眼看着家乡青山即将变成荒山,洪直发心里很不是滋味。2014年,在外事业有成的他,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发展油茶产业的消息后,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认为油茶种植前景十分广阔,便毅然决定回乡发展。

  公司成立之初,洪直发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技术问题。为了提高树苗的存活率,洪直发积极寻求各方支持。“在与青阳县林业局、木镇镇林业站等单位对接后,他们经常安排技术人员来帮助我,传授一些施肥、修剪等相关知识,我还联系了位于黄山市的安徽定点的油茶苗培育基地,也获得了不少的帮助和指导。”洪直发说。

  初尝技术帮扶的甜头之后,洪直发开始主动创新,琢磨如何发展林下经济。他主动和一些药厂对接,请专家们前来指导,探索在油茶树下种植中药材。终于,在洪直发的努力下,去年他的公司完成了中草药的种植。

  2014年至今,洪直发已经投入了400多万元,由于油茶树和中草药还在生长期,经济效益还未显现。曾经有不少人劝说他,投资林业见效慢,非常不值。但洪直发有着自己的一本账。“业内都说,林业经济是‘绿色银行’,目前油茶籽的市场销路和价格很可观,当前我们种了6万多棵,初算下来,未来肯定获得不错的收益。”另外,林业经济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是洪直发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业全身是宝,它可以保护生态留住绿色,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更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选择来他这儿打工。“在这里工作,不仅不会耽误家里的农事,而且一年还能挣到2万多元。”武圣村村民吴昌苗说。

  如今,洪直发的油茶基地已栽植油茶468亩,套种了丹皮、桔梗等多种中药材。下一步,洪直发开始谋划将油茶实现产业化发展,以及把林业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发展。“我们规划在三年内,将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同时规划林下养殖、旅游观光等。计划到2019年,上马炼油生产线,联合青阳其他油茶企业,成立合作社,打响我们自己的油茶品牌。”谈起未来,洪直发信心满满。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