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区七大特色彰显“十二五”成果

13.01.2016  12:16

      四大班子“一把手”真重视真支持,是前提和根本

      2013年,区委区政府面向全区提出“重返首位,教育先行,三到五年,数一数二”的教育发展目标,三年来,区四大班子联席会专门听取和审议全区教育布局发展规划(2012-2030),听取新建、迁建学校建设规划方案。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亲自到学校调研、指导、检查工作50余次,区人大主任、区政协主席到学校调研、听取教育专题工作汇报20余次。在四大班子“一把手”的重视支持下,全区资源向教育倾斜,政策以教育优先,资金为教育保障,人才由教育选拔,一批一批扩大教育用地、新增校舍面积、补充教师队伍、提高生均经费等事关教育的重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推动。全区“学校管理校校行”、“校长论坛”,区长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全程参加,亲自点评。2015年,龙子湖区政府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签定了《基础教育项目合作协议》,每年在区属学校中选拔一批优秀教师赴上海市长宁区跟岗挂职一个月。全区学校发展的工作热情得到充分释放,目前区属52%的校(园)成功创建省市级以上特色示范学校。 

      政府主导,推动“教育+n”的贯通式发展格局

      区政府牵头,从解决教育的重难点问题入手,整合一切可用资源,打造“教育+n”的贯通式发展格局。针对教育用地不足,采取教育+体育的模式,将预留体育用地调整规划至学校周边,在体育用地上建设高标准场馆,交教育管理和使用。针对校园周边环境提升和校舍面积扩大事宜,采取教育+住建的模式,将老城区学校周边及校内住户捆绑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破旧立新,近三年全区征迁含校园周边环境的棚户区改造271.8万平方米。针对校园美化绿化,采取教育+农林的模式,每天3.12植树节期间,农林专家走进学校,谋划景观,设计项目,支持苗木。针对校园课程专业性需求,采取教育+卫生的模式,利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资金,在三十一中建设急救体验室,在师范附小打造“本草课程”,建设暖房和中草药科普实践基地,卫生提供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针对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需求,采取教育+科协的模式,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全区青少年科技体验基地,在师范附小建设学校科技体验基地,科技馆的设备搬进了校园,孩子们在体验和参与中掌握了科技知识。针对艺术课程缺乏大师引领,采取教育+文化的模式,在凤一小和铁二小建设全区花鼓灯艺术非遗传承基地校,由全国知名的花鼓灯艺术非遗传承人亲自带教,并向全区舞蹈教师开课。通过教育+n,使教育和各类资源贯通融合,形成各级各部门支持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氛围。 

      “校长论坛”和“学校管理校校行”推动学校交流,比学赶超

      自2012年开始,全区每学期组织一次校长论坛,由校长针对论坛主题“华山论剑”,先后开展过“我心中的教育和我心中的学校”、“固强补弱创特色”、“课程建设之校本课程”等一系列主题论坛,通过组织校长“华山论剑”,促使校长对本校校情、师情、生情有深刻的思考和了解,谋定而后动,在相互启发中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子。2014年11月,区政府全体组成部门列席校长论坛,旁听校长“华山论剑”,区直部门通过深入了解教育,更加重视和支持教育发展。全区每学年组织一次“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由区政府区长带队,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参加,过程“看新不看旧,看特色不看一般”。几年来,开展“学校常规管理校校行”,“固强补弱创特色校校校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校行”。 

      “美育”课程填补国内空白,打造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把“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和提升学科素养”作为一切课程开发和开设的出发点。坚持打造三层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以开足开齐为根本;地方课程,以关注生涯成长为导向;校本课程,以拓展兴趣、视野和能力为出发点。全区针对“德育体美”之中小学“美育”专题教材缺乏的情况,从帮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角度,历时2年自编了地方读本《美育》,学生们通过《美育》的学习,提高美的素养,提升人文修养,为生涯成长提供情商支撑,《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凤凰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美育》获得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来信点赞。全区各校结合学校特色和校园文化特点,开发涉及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各类校本课程88门。

      政府买单,解决教师结构化缺乏问题

      针对教师的学科性结构缺乏和年龄层次结构不科学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核编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区政府就“满编缺人”事宜,抓住2014年7月1日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出台的契机,认真研究,主动担当,每年区财政负担,招聘一批人事代理教师,补充结构性不足,优化教育人才年龄层次,所有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与编内教师相同,2014-2015年补充人事代理教师近90人。

        “固强补弱创特色活动”促进学校在均衡基础上形成“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优质特色学校”的发展路径

      自2013年以来,全区中小学开展“固强补弱创特色”活动,各校补短板,固强项,找准对标学校,制定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径,一批学校通过培育优势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步入特色学校,发展成为群众认可度高、口碑较好的优质特色学校。解二小从体育入手,确定了体育为优势项目,通过大课间活动对体育项目进行全覆盖普及,通过运动会培育一批拔尖的体育人才,2014年,学校创成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形成学校的阳光体育文化。工农小学结合农村孩子能吃苦、个个会跳绳的特色,与上海体育学院签定特色项目合作协议,把花样花绳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培育,上海体院的优秀教师每月来蚌给教师培训,给孩子们上课,小小花绳,跳出国门,工农小学获得了全国跳绳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获得亚洲和全国跳绳锦标赛冠军,农村的孩子在花绳中锻炼了体魄,学会了合作,懂得了礼仪,培养了自信。师范附小在原有电子制作课程的基础上,把优势项目放大、拓展、辐射,新开了建筑模型、纸飞机、航空模型等多项科技体育项目,创建了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2015年8月,全省青少年车模、航模、建模和电子制作四项科技体育大赛在师范附小举行,师范附小获2项团体冠军。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发展,互补共赢

      师资融合。针对科技和艺术类课程开发和课堂创新,学校开展教师的基础培训和传统教研。龙子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全区青少年科技艺术中心和少年科学院,开展艺术科技类教师的提升培训和特色教研。邀请名家、大师在中心执教,同时面向全区教师开设培训课,先后有著名书法家齐学仁、王心翰先生等为全区书法教师授课,市科协科普教育专家为全区科技辅导员授课,夏加尔美术教师为全区美术教师开课《为爱着色》,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为全区班主任授课,使一些大师级的教育专家,虽不能为龙子湖区所有,却通过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个平台,可以为龙子湖区所用。场馆融合。受上海城市少年宫建在校内的启发,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选址建设在龙子湖实验学校附近,实现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无缝对接,使校外教育场馆的专业设施更好地为校内教育服务。目前,龙子湖实验学校的合唱课、创意美术课、科技课、绘本阅读课、舞蹈课、国际象棋课均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专业场馆开课,利用专业师资提升,既提高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场馆的使用率,又使孩子们接受了较为专业的艺术科技熏陶。 

      “十三五”期间,龙子湖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四五四”工程,即:四项任务、五项工程、四项改革。“四项任务”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深入推进继续教育;“五项工程”即:学校规划建设工程,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素质教育引领工程,教学改革深化工程,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四项改革”即: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特约通讯员: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