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教育民生工程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31.10.2016  11:31

金秋时节,走进马鞍山一所又一所学校,设备齐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弥漫着桂花香气的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就如一阵阵希望的和风,吹拂着人们的心田。在这里,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大的民生是教育,最多的保障给孩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马鞍山市教育局进一步落实国家、省惠民政策,精心制定项目规划、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强力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两项教育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惠及千家万户。

老传统”增添“新动作” 义保机制改革实现城乡统一

我以为小学时免除学费,已经是很开心的事,直到后来,免除学杂费、免除课本费,再后来作业本费、寄宿生的生活费也不收了,我上学都不用找家里要钱了。”对于含山一中上9年级的李静来说,随着她的成长,这样开心的事情总是让她惊喜。

从2007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东风吹入马鞍山,历经十年,全面免除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早已成为了马鞍山的一项“老传统”。但正如孩子们日渐成长,这项政策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成熟,到了这两年更是“新动作”频频。

2016年马鞍山市比全省提前一年实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城乡统一,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及作业本费,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将《新华字典》纳入农村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围,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同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单位面积补助基本标准,将校舍抗震加固纳入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2016年,该市更是大幅度提高了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由264元/生?年提高到625元/生?年,初中由375元/生?年提高到840元/生?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基本标准提高到6000元/生?年;同时将农村校舍维修改造面积由600/平米提高到800元/平米,做到了义务教育阶段真正意义上的“零收费”。据悉,2016年义保改革资金预算数总量达到了1.8亿元。 

不仅仅是城乡统一,对于城乡民办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我们也是‘一视同仁’。”市教育局副局长汪久生介绍说,当前,该市已实现了三个同等,即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同等对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市市民子女同等对待,公办学校学生和民办学校学生同等对待,实现了义保改革政策各个层次的全覆盖。“同时,我们还实现了寄宿生补助范围的扩面,除在校内寄宿的贫困生外,当涂县和博望区对寄宿在校外而在学校就餐的贫困寄宿生也进行了补助。

不能少”之外“有差别” 精准资助让贫困学生圆梦校园

在马鞍山,没有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在接受采访时,市教育局局长杨才余的话语铿锵而又自豪。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学生资助以公平为基本目标,以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为重点,完善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推进精准资助,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发放各类奖助资金3688万元,35434人次学生获得资助,实现了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

为精确对准全日制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落实教育多元扶持和资助政策,该市积极探索精准机制,实施两轮认定。首轮认定不下指标,凡孤儿、残障学生和低保、重病重灾、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直接认定特别困难学生,确保特别困难学生都能获得资助;第二轮将扣除特殊困难学生后的剩余指标,结合各校学生数、贫困生比率科学分配到各学校,再由学校组织认定困难学生和一般困难学生。

今年,马鞍山市还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资助体系,与首轮认定对象一起成为资助体系中的“兜底”对象,以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推进教育机会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据悉,该市目前已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共2699名,实现了免学费、书本费、生活费,以及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资助全覆盖。

为精准识别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学生,马鞍山市还明确每个档次的认定条件,分别给予以每生3000、2000和1000元的资助。建立特别困难学生数据库,利用校内资助资金免除特困学生学费,发放困难学生补助金,对孤儿、残疾学生进行跟踪资助至大学。同时,细化“三评审两公示”各个环节标准,对班主任进行认定流程培训,学校领导及资助办人员参加班级评议,确保班级评议不走过场,规范公正。随机抽选资助对象进行核实,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广泛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真正让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真正贫困的学生身上。该市普通高中“两轮认定、分档资助”的精准资助做法在全省推广,并在教育部今年6月举行的资助人员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该市工业学校优秀学子沈章成同学获“全国100名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称号;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沈晴和当涂县一中杨永政2位同学获“全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称号。正是由于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帮助,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才能够勤奋学习、积极上进,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中职全免费,进一步培养贫困学子就业技能,帮助优等生圆梦校园,促进教育公平,助力马鞍山经济发展。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书”报考率100%,技能等级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95%以上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为马鞍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批高素质劳动者。

好政策”叠加“强管理”统筹兼顾下好教育民生共享棋

教育好政策历来不缺,关键在于落实与管理。”杨才余表示,教育民生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城市发展,功在当代、立在千秋。对此,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强宣传落实,创新管理机制,真心诚意办“实在事儿”,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共享教育民生工程的“蛋糕”。

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惠民政策顺利实施。成立各级领导机构,健全助学贷款、义保改革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统筹协调市财政局、市银监分局、农村商业银行等,提升国家贷款政策实施效果。加强工作队伍建设,规范岗位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养,确保相应工作待遇,使各项工作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在服务上更加优质,在程序上更加便捷,在实施中更加高效。同时,建立绩效评价激励机制,以考核为抓手,强力推进教育民生政策规范落实,营造创优争先良好氛围。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政策惠民影响力。张贴公开信、政策简介,印制宣传册,统一设计普通高校、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资助政策宣传展板,统一设计制作政策解读PPT,确保教育民生政策宣传准确、规范,实现全覆盖。通过层层发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踊跃参与学生资助“怎么看、怎么干”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资助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总结工作成效,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队国家政策、制度措施、资金发放、工作进展等进行宣传,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

加强督导检查,保障各项政策落实规范。市、县区教育局将教育民生工程纳入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确保学校助学工作顺利进行。为动态了解教育民生工程工作开展情况,市和县区都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月巡查制度,按照定期巡查、分级巡查、下查一级和点面结合的原则开展学生资助巡查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口头反馈、约谈、下发整改通知单和公开通报等形式要求限期整改,并适时跟踪复查,巡查结果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和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开展中职资助专项整治,对2015年秋季学期中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受助学生可疑数据进行分析,联合职成教办和基教科等部门将数据核查工作布置到每所相关学校,对中职受助学生可疑数据进行逐一核对并确认签字,实现资助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2015年,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博望区教育局、皖江中心校、马钢卫校、安工大附中、二中和红星中学等8家单位获“2015年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表彰。

教育,承载着万千学子的未来与希望,是涵养万千家庭幸福的文化根基。一项项教育惠民工程的实施,一曲曲教育惠民之歌的奏响,充分体现着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魄力,也真实地见证了马鞍山教育民生工程的蓬勃发展。借得东风势,绘就满园春。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强力推动教育民生工程驶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特约通讯员:柴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