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一马当先诗城转型加速度 一江两岸同心发展启新篇

30.10.2016  10:37

   中安在线讯 (记者 宋艺 实习生 袁丹丹) 五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在过去的五年中,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稳步运行,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惠民举措有序推进,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实现了社会发展适应新常态,转型升级斩获新成就,改革创新迈步新征途的和谐共赢。“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些褒奖成为马鞍山最好的城市名片。

   产业升级: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经济基础是城市发展之本,坚实经济保障为马鞍山发展注入了“底气”。以长江经济带和皖江城市带建设为契机,马鞍山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改造。

  五年来,全市招商引资进展顺利,累计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3283个,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240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136亿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495亿元、工业技改投资1639亿元、民间投资5047亿元。

  在招商引资政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马鞍山,带动了全市经济的繁荣发展。2012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达9600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7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1053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00余亿元,年均增长12.8%。

  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五年,金融、保险、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快速发展,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12.2亿元。以“互联网+”、电商、虚拟经济等为主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城市商贸圈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9亿元,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12家,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

   文旅融合: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

  如果说经济为城市建设提供物质保障,那文化则是城市的精神家园。马鞍山是一座拥有千年诗风熏陶的历史之城。山水为体,文化为魂。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近年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遗余力,多措并举,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让美丽的诗城更加婀娜多姿。

  2011年,马鞍山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五年来,马鞍山市加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变成旅游要素,利用旅游平台宣传文化成果。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马鞍山加大了公共文化软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力度,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按照“全域马鞍山”的理念,马鞍山谋划并启动了18个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形成了以公共文化设施为点,以城市广场、游园为线,以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公共文化服务圈。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跨越式提升。马鞍山坚持以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为龙头,以城市广场、剧院、社区和农村乡镇为平台,以专业院团和民间文艺团体为依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形成以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江南之花”群众文化节、周末大舞台、中国千字文书法艺术节、马鞍山乡村旅游节为代表的20余个具有区域乃至全国性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连续举办28届,荣获“2012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江南之花”群众文化节连续举办31届,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服务)奖。常年开展百场文艺下基层、百名艺术家四进(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文化活动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

  2013年11月,马鞍山以优异成绩被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2014年9月马鞍山又被文化部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再次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的试验田。目前,马鞍山正探索实施“1+3”名城计划,着力构建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名城、数字文化名城和全民阅读名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持续健康特色发展。

   破茧成蝶:“工业4.0”理念驱动钢城转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源泉,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动力。与传统资源型城市一样,马鞍山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转型的压力。面对压力,马鞍山市迎难而上,利用技术和人才,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实现了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完美融合。

  这五年,全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以新技术产业为例,截至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达438.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扩大至25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亿元。2013年,全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99.7%;仅2016年前八月份,全市重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99.08亿元,超序时进度10.1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是否奏效,环境质量是最好的检测。以环境监测为佐证,2015年,列入统计监测的四大类指标中,PM10平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9.4%,万元GDP能耗下降7.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实现程度均为100%,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指标实现程度为99%以上,

  随着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现代化工、绿色食品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在马鞍山发展壮大,以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崭露头角”,高新技术产业业已成为马鞍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旧貌换新颜:城乡建设如火如荼

  按照“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总体思路,马鞍山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枢纽。五年来,马鞍山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投资2248亿元,主城区新增道路里程81.4公里,建成205国道、314省道,九华东路等一批主干道相继竣工通车。宁安高铁投入运营,标志着马鞍山跨入高铁时代。商合杭铁路含山段、九华路过江通道、合巢马城际铁路、367省道、226省道、313省道改线工程、马鞍山轨道交通1号线……截至2015年末,全市高速公路建成总里数达196.5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提高到18.06平方米。高铁、高速公路、航运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让“距离”不再是问题。

  除交通网络外,全市城乡治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建设文明城市为契机,重点整治小区物业管理、车辆乱停放、“牛皮癣”、占道经营和乱搭棚点等乱象。投入专项资金5.2亿元,先后建成秀山湖公园、滨江文化公园等大型公园,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日趋完善;在农村,以“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和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农民整洁优美的幸福家园。在30个乡镇、335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近百万农村居民受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67.96万名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民生政策、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五年来,马鞍山市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服务73项民生工程,为群众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问题提供保障。

  安居才能乐业。到2016年,全市共建设保障性住房9.2万套,完成2.4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城市老旧小区提升改造,8万多户居民住进了“新家”。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镇职工综合参保率达98%以上,城乡居民综合参保率达92%以上,基本形成制度覆盖全域、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各类教育济困助学政策全覆盖,共资助高校、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35万余人(次)、发放奖(助)学金3.25亿元。增加城乡就业岗位,帮扶30.1万人顺利上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过去这五年,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不愁吃不愁穿,有了医疗保险,生病住院也不怕了。不仅物质上得到了很大的保障,精神上更得到满足!”这是一位来自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社区老人的感慨。

  就业有了保障,居民的腰包也鼓了。截至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攀升,年均增长11.5%和13.5%,2015年分别达到35100元和16400元。一系列民生举措增强了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2015全国地级市民生指数测评中,成功跻身民生发展百强市行列。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记者 宋艺 实习生 袁丹丹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