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教育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深入推进教育扶贫

12.03.2016  10:31

近年来颍泉区教育局多方融合联动,在改善贫困村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两免一补”、美好乡村建设等多元惠民政策方面精准发力,深入推进教育扶贫、技能富民等,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惠民政策全覆盖。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职责。 严格按照扶贫帮扶要求健全了组织机构,颍泉区教育局组建了驻宁老庄大田村帮扶工作队,确定了由局领导带队,落实专人帮扶,并对帮扶工作队用车、驻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积极争取村境内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对残疾人、孤儿等特殊人群实施帮扶救助,营造了良好的帮扶救助氛围。

经费投入 保障教育公平。颍泉区教育局根据2015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要求测算了分级负担的资金数。全年已到位资金4615.4万元,其中公用经费4367万元,贫困补助248.4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位。2015年全区生源地贷款学生已经达到2263人、贷款金额已经超过一千万元,这充分保障了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

加大资助力度,做到立体全覆盖 。2015年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颍泉区教育局从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资助范围、严格资助程序、准确审核相关材料、及时拨付资助资金、加大监管力度、接受社会监督等各方面,做细做实高中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真正把这一民生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全年为373人次发放中职助学金37.3万元,为1252人次发放免学费113.16万元;为4083人次发放高中助学金408.3万元。各项资助金已通过银行全部足额打入每一位受助对象的银行卡内。

2015年完成中央彩票公益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新生入学资助66人,发放资助金4.1万元,其中资助考取省外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每人1000元,考取省内院校困难大学生每人500元。完成2015年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资助项目,资助中小学、中职教师(励耕计划)56人,资助金额56万元(每人1万元);润雨计划(幼儿教师)10人,资助金额10万元(每人1万元);滋蕙计划资助高中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每人2000元,资助金额27万元,受助人数135人。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落实普惠性政策 。2015年颍泉区教育局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阳光工程项目”。二职高、五职高中职培训机构开设了电动缝纫机操作工、电子电器、电焊工、钳工、食用菌等项目的长短期培训,全年培训人数5000多人。

为了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的发放落到实处,区教育局协调银行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受资助的幼儿统一办理了银行卡,共发放2014年民办普惠幼儿园奖补资金8万元,受惠幼儿园26所,受惠幼儿360人;同时,协调财政局发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78万元。

大力改善办学,关注弱势群体。 全区在校建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贫困村学校大力倾斜,优先规划建设贫困村学校。改变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面貌,让贫困村群众子女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今年利用2014年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中央专项资金1061万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鼓励和支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并对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幼儿园给予奖励资助等。2015年分配231万元重点扶持泉颍、周棚、伍明三所幼儿园用于园所建设,同时安排城区省市级一类幼儿园与三所幼儿园结对帮扶,申报市级一类园,目前已通过区级评估扫描。

2015年区教育局充分利用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中央专项资金幼儿资助奖补资金18 万元,用于资助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通过减免学费、生活补助、特困补助等方式,保障困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针对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抽调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帮扶和疏导,在全区已建成的200多个“留守儿童之家”的基础上,摸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档案,根据每个留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进行分类,及时了解“特殊群体”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帮扶,开通“亲情专线”。

关注民生 积极配合美好乡村建设。 2015年颍泉区教育局承担民生工程即校舍维修资金建设项目,共14个建设项目,目前工程已经全部竣工。2014年美好乡村配套设施闻集田庙、田楼、宁老庄荣华、伍明梁营等4个美好乡村配套建设教学楼项目已经全部竣工;2015年田庙小学教学楼、围墙等已完工。(通讯员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