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口溜”里看变化
“落实党的十八大,改善民生乐天下;一馆三站全开放,资源共享惠万家;文化活动常下乡,戏剧电影互交叉……”11月19日,记者来到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毛集镇综合文化站采访,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年过六旬的农民尹传坤一段精彩的 “顺口溜”,引来众人的热烈掌声。当天是毛集镇村民的“文化活动日”,不少村民来到文化站,以板话形式传颂民生福祉、抒发幸福感受。
据该文化站负责人介绍,板话即“快板诗”“顺口溜”,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生动活泼,是当地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等,纯粹口语,念起来很顺嘴。在毛集实验区,村村都能听到不少由群众自编自演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生动、简洁、朴实,回味悠长,内容大多是对民生工程的赞颂。
在花家湖社区,记者见到正在指导演出的毛集推剧研究会负责人朱咸来老人。他也忍不住用快板诗的语句说唱了一段:“民生工程暖人心,每条每项是真经;党的政策送下乡,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
毛集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区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启动民生工程,共实施了35项,涉及教育、文化、医疗、救助等许多领域。为了创新民生工程的宣传方式,区里鼓励和提倡广大文艺爱好者和农民自发创作“顺口溜”,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民生工程的政策要点、实施范围、补助标准、责任主体、管养要求,以及民生工程给群众带来的实惠等。
据了解,毛集实验区仅2013年民生投入就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近80%,从最初解决“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提升到目前解决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正如一首“顺口溜”说的:“百姓需求面扩大,资金都由财政拿;惠民工程人人夸,农村不比城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