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审计局围绕“四条主线”在实干上下功夫

12.06.2014  12:39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审计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反腐”大局,重点抓好“四条主线”,提升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有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抓好财政收支审计主线,做好预算执行审计。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以此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地方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同时,在审计实践过程中,探索研究预算编制和预算审计之间的关系,把审计关口前移,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审计,力求促进预算编制科学与合理。

二是抓好公共权力运行主线,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立足于当前,对全市100多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三公经费”专项审计调查,重点调查有无隐瞒收支、滥发津贴及挥霍浪费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的突出问题。又着眼于长远,从审计出的问题入手,揭示财政收支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管理上的漏洞,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

三是抓好重大建设项目主线,建立完善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切实做好开工前审计、施工期审计、竣工结算审计和财务决算审计,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完善建设项目管理,促进招投标市场规范,提高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效益。针对在重大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审计力量有限、跟踪审计的频率和时机不易把握等问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审计模式,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协审,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确保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是抓好民生资金和工程审计主线,促进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把教育、医疗卫生、扶贫资金、社保资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作为审计重点。今年,要在完满完成33项民生工程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做好12项考核类民生工程的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工程的审计监督力度,提前介入,全程监督,从各个环节和源头上防范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进一步强化民生资金审计,深刻揭示民生资金在管理、分配、使用等环节的问题,确保民生资金使用规范化,确保人民群众得到真正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