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区教育局晒出2014年十大亮点成绩单

12.01.2015  20:24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迎江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实施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无论是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综合改革,还是规范办学、信息化建设等,都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共同组成了推动迎江教育进步的正能量。在2015年到来之际,将2014年迎江教育的十大亮点工作盘点晾晒,这既是对过去的回顾,又是对未来的展望,惟有牢记凝神聚力的奋斗岁月和发展历程,才能在新一年的起跑线上信息满怀地担负起新一轮教育使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催生为民务实正能量。2014年,迎江区教育系统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锤炼了党纪行风,彰显了教育形象,更催生出一连串的“聚合效应”。在制度创新上先后推出领导“日督查”和“日通报”、半月一调度制度,实行正负清单督查,全年局党委班子共调研80余次,督查40余次,召开了9场现场会,研究各类课题30余项,有效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在服务基层上推出“四轮驱动”工作法(重点工作跟踪调研法、问题工作清单督查法、亮点工作现场推介法、难点工作课题攻关法),在校本课程实施、规范办学推进、评价改革探索等工作上,分别以“重点跟踪、问题督查、亮点推介、难点攻关”推进。此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先为撰写的《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办群众满意教育》一文在安庆市“三严三实”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百花齐放亮点纷呈。自迎江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于2014年启动以来,全区各校推进有力,亮点纷呈。如双莲寺小学设计的聚合“道德卡、兴趣卡”等五个指标的“成长评价卡”、绿地实验学校开辟的“开心农场”和校园吉尼斯评比、健康路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网络平台等举措,得到了省教育厅金燕副厅长、魏晓明市长的高度评价。同时依托国家级、省级课题《“三环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结合电子白板的广泛运用不断深化“三环五步”课堂模式改革创新;立足校本课程改革在全市率先尝试开设“自选式”校本课程,即用自选模块的授课打破行政班,采用“走班制”,让学生自行选课;以正反两手抓的形式积极推进教育治理改革,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开展一日常规评比助推学校规范办学。

教育信息化应用获得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2014年,迎江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出台了《迎江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五年规划》,启动了农村教师及专兼职教研员人手一机装配工作和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所有学校宽带网络接入速度均基本达到省颁标准(城区学校1000兆,乡镇100兆、村小4兆以上),开展了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以及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先后举办了迎江区第五届教师博客评比和首届微课评比;在举办基于电子白板技术环境的“三环五步”模式课堂教学比赛中,首次实现了同城示范课堂现场录播;以网上教研为依托的新的“三定备课”教研活动成为常态。

校长、教师大面积交流工作持续稳妥倍受各界认可。迎江区自2013年开始稳妥实施大面积的校长、教师交流,其在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在2014年不仅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并将其作为制定全市校长、教师流动方案的参考模板,还先后吸引了成都温江教育考察团、江西抚州考察团和暨南大学(附属学校)考察团前来考察学习。14年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由于科学的统筹、细致的协调、以及人性化的关怀,没有发生一起因交流而不稳定的事件,没有一名教师因交流而产生情绪。14年12月份,由于迎江区校长、教师交流及“无校籍”管理工作起步早、基础牢、环境好、措施实、经验足、成效好,社会各界反响积极,被直接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示范区的申报创建。

督学责任区建设接连推出创新举措凸显务实成效。2014年,迎江区教育局将教育督导工作经费列入到财政预算,增补了两位责任区督学,重新调整了督学责任区,开展了“一月一主题系列督导活动”;出台了《迎江区责任督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首次对督学责任区督导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了责任区督学履职情况月督查、年度考核工作机制,明确要求各责任区督学对本责任区学校的随机督导每月不得少于1次;还在责任区督学、义务监督员两支督学队伍之外,在全市聘任了七名由高校教育专家、新闻媒体记者、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网络名人等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特邀督学,为全市教育督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12月份,该区作为安庆唯一推荐对象,开始积极申报参评国家级督学责任区示范区。

学校年度办学水平“2+X”评估转型获区委政府支持。2014年,区教育局正式启用学校年度办学水平‘2+X’评估网络展示型评价平台,在安庆市率先引进来自家长、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第三方评价和数据实证评价,从“办学特色、工作进展、师生面貌、办学成果、投诉建议”五个方面15项指标远程动态跟踪学校的发展进步,对学校年度办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根据知晓度、满意度、达成度三个方面的投票数据进行赋分,评分结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评估中。区委政府对我区教育系统这一延续了6年的办学评估新模式给予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扶持,奖励资金由区委政府直接划拨,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城区学校义保经费标准获提升满足学校正常运转需求。作为2014年唯一一项教育民生工程,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面对近年来学校的运转成本日益提高,城市学校及不足百人的村小学现有的义保经费已很难保证学校运转需要的实际情况,在2014年顺利实施了城区小学义保经费提标工程,中、小学每生每年分别提高165元、150元,这将极大地缓解城区学校经费紧张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城乡倒挂”问题,促进学校健康顺利发展。此外按照年初预算,全年义保经费共计580.5万元。截止12月份,已全额、及时下拨各校,有效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全区整体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充分认可。

发放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提升教师幸福指数。2014年,在出台以政府名义发布的《迎江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基础上,为提高我区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区教育局再度就边远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为专题,到区属各农村学校进行深入调研,倾听并收集一线声音,完善并发布了《迎江区边远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指导意见》,重点对全区边远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发放范围、发放标准、使用与管理以及监督和保障做了更为精细化的规定。规定按每人每月500元以内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边远农村教师交通和午餐补助等,具体实施办法由各校依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实实在在地将区委区政府关心农村教师队伍的一系列办法举措落到实处。

人民路小学顺利搬迁带动全区校园再添新装新貌。2014年,迎江区积极响应市政府人民路改造工程,将人民路小学搬迁改造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下,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人民路小学的搬迁改造,期间没有收到一起投诉,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高度评价。区教育局还投入750万元资金继续实施了暑期校园“美化修缮工程”,让健康路小学、龙狮中心小学、长风初中等六所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积极推进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经过多方论证协调,目前,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基本建成,省级80万元专项运转补助经费已争取到位,全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也基本敲定落地该中心。

校园安保实现再升级全年校园安全实现“零事故”。2014年安排了专项资金,为全区独立建制的学校均配备了专职保安,并着手对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共召开各种校园安全会议5次,结合开学工作检查、综合治理督查、安全生产月、“护校安园”专项检查及其他常规工作检查等,先后多次开展全系统范围的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即时的督促整改,引导学校持续加强校园法制安全教育和安全应急演练,进一步确保区内每一所公、民办学校“校校有预案、有记录”,确保“三防”到位。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获得提升,全年校园安全实现“零事故”。同时全年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107件,回复了群众网上发帖68个,回复率100%,为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特约通讯员: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