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引领发展新常态

22.10.2015  05:34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贯彻中央部署,沉着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不失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的质量持续提高,产业结构显著优化,转型升级呈现良好势头。 “调”出精彩,“转”出动力。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吹响新的号角。顺应发展大势,在调结构中积极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抢抓新的战略机遇,在转方式中不断厚植更大发展优势,“三个强省”建设正迈出更大步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亮点

  【数说】

  ——2014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1∶52.1∶33.8调整为11.5∶53.7∶34.8

  ——今年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3534.1亿元,增速超过一产和二产,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3.8%提高到35.4%

  ——“十二五”以来,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高于“十一五”平均增幅0.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8%,高于全省增速16.5个百分点

  “变化很大,能看的东西越来越多。”谈到近年来皖北发展,在淮北投资的广州客商林先生颇有感触:过去淮北“一煤独大”,现在食品产业迅速崛起;农业大市宿州,现在轻纺鞋服、云计算等产业异军突起。 “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

  数据显示,与上年相比,2014年皖北地区的一产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则上升1个百分点。

  新常态下,我省在坚持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着力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14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1∶52.1∶33.8变为11.5∶53.7∶34.8。今年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534.1亿元,增长10.1%,增速超过一产和二产,结构优化的趋势更加明朗。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从2010年到2014年,在面积基本稳定情况下,全省粮食产量由616亿斤提高到683.2亿斤,主要靠科技支撑下的单产提升。去年粮食综合平均单产343.5公斤,比2010年提升30公斤。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通过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一手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得以保持中高速增长。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9500亿元,增长11.2%,比全国高2.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突出亮点。 “十二五”以来,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高于“十一五”平均增幅0.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8%,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点评】

  产业结构优化,既彰显新常态下调结构促升级的成效,也为谋划“十三五”发展奠定了更好基础。特别是第三产业强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步上升,表明我省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正在提高。未来,随着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全面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