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谈】赵馨群:建设海绵城市 远离“水漫街巷”

16.03.2016  22:19

  中安在线北京讯 (特派记者 黄娜娜 汪乔 杨玥玥 王冰燕 李旭)如何解决当前城市中遇到的“逢雨看海”、“水漫街巷”现象,池州市在成功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全国人大代表、池州市委书记赵馨群在全国两会提交建议,呼吁相关部门定期对试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组织经验交流,避免投资失误,同时加大中央对地方投入,以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治水现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之一,主要针对城市地下水涵养、雨洪资源利用等问题,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谈及池州市海绵城市的建设,赵馨群坦言,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住建部、水利部相继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指南和指导意见,环保部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赵馨群说,由于相关文件之间衔接不够紧密,要求和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在工作实践中难以兼顾,海绵城市建设,还面临缺少技术支撑的难题。而且目前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还没有关于建筑资质、材料标准的相关规定,基层在技术咨询、规划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建设等方面甄别难度大、消耗时间长,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此外建设管理也不够流畅,按传统建设模式,项目前期工作各环节之间、前期工作与建设之间、建设与运营维护之间存在脱节,不能较好形成有机联系,职责权利主体分散,不利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赵馨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建立统一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验收标准和建后效果评估标准,并就试点城市具体问题安排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分类指导,定期对试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组织经验交流,避免投资失误。二是建议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建立国家级海绵城市供应商目录,分类筛选具备相关资质、技术能力的供应商入库,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三是建议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加大中央对地方投入,对海绵城市PPP项目、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水环境整治等项目进一步实行税费减免;加大税收进入地方财政的比例,允许地方收取外地建筑企业在当地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四是建议出台政策进一步鼓励推行EPC、DBFO等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强化总承包商主体责任,进一步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合理再造项目审批流程,在政府统一的政务审批平台上实行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史局新开写华章——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专题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特派记者 黄娜娜 汪乔 杨玥玥 王冰燕 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