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大师”真情感化顽石[安徽法制报]

24.03.2016  17:05
探访特殊监区(大队)系列报道之四读心大师”真情感化顽石[安徽法制报]

告诉你两个好消息,上次你申请的阳光救助金下来了。另外,你的孩子,我们已经联系好在家门口的幼儿园报上名了。3月21日,蚌埠监狱第八监区副教导员朱立如在本月第三次找服刑人员张某谈心,他的话语像窗外的阳光一般温暖了张某的心。“感谢你们为我着想。”入监两年多,张某第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看到这一幕,恐怕很多人无法将这名幡然醒悟的服刑人员,与入监两天内创造五次企图自杀纪录的“抗改分子”联系在一起。其实,第八监区关押的正是这样一批“顽石”,该监区也被称之为“限制减刑监区”,是我省集中关押死缓限制减刑犯的监管试点单位,成立于2012年4月,押犯近200人。这些服刑人员绝大多数属于暴力型犯罪,加之面对漫长的刑期,不同程度缺乏改造信心,改造难度明显高于普通刑事罪犯,自杀、打架等违纪率较高,甚至袭警都偶有发生。

这样一个让人“皱眉头”的监区,即便对于习惯了与罪犯打交道的民警来说,也多少会有点挠头。为此,蚌埠监狱从全监抽调精干力量,致力打造“专家型”民警。

一次次心理较量就此展开。服刑人员张某曾是“挂牌的刺头”, 2013年入监时,多次试图轻生。朱立如主动请缨做其思想工作,留意张某日常改造过程中的蛛丝马迹。一次,朱立如在检查张某的抽屉时,发现了沙盘游戏中的道具玩偶。“你藏这一对玩偶干什么呢?”朱立如微笑着问,语气中并没有责备,虽然按照管理规定,服刑人员不能私藏物品。“没有什么,就是觉得好玩。”“这上面写的是你的名字吗?”朱立如指着一个写有“”字的玩偶继续发问。看到朱立如态度温和,张某说出了实话:“我觉得这两个玩偶像夫妻,我好怕,怕老婆会离开我。

原来张某是担心年轻的妻子会抛弃他,思想负担太重。症结找到了便是对症下药。朱立如与同事们千方百计联系到了张某的妻子,来监探视化解张某的顾虑。近日,通过多方齐力,又解决了张某孩子的上学问题。一个心灰意冷的服刑人员重新又燃起了新生的希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任是顽石也有被感化的一天。限减监区的民警被同事们送上了一个雅号“读心大师”,服刑人员对民警们的“读心术”也十分佩服。王某在服刑期间有过一段时间情绪波动,民警从他饭量减少中发现端倪。事后,王某感慨道:“通过一个微表情或不经意的举动,他们就能读懂我们的内心世界,我要给他们这个。”王某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大量成功的改造经验,为理论形成提供了扎实的支撑。近年来,该监区先行先试,出台了《限制减刑罪犯计分考核规定》》、《限制减刑罪犯单独关押管理考核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由领导班子成员主导撰写的论文《限制减刑类罪犯监管改造问题探析》获省法学会等六家协会举办的“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专题研讨会一等奖,《完善罪犯分类制度的思路和构想》获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罪犯分类问题研究”研讨会二等奖,为同行提供了全新的“蚌埠监狱样本”。尤仁祥朱文上 本报记者周莹莹

稿件来源:2016年3月23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