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江淮】丰收的“底气”从哪来?(组图)

09.06.2014  08:10

  小麦增产收益提高,持续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麦子熟了,黄橙橙地铺满大地。

  5月30日下午,寿县安丰塘镇大树村,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色麦浪里紧张作业,隆隆机声过处,一米多宽的小麦被割倒粉碎,透着麦香的麦粒收入仓内。完成了一轮作业,农机手徐明麻利地跳下来,摘下草帽,抹着汗珠对记者说:“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床,要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收工,一天能收割七十亩。 ”

  不远处,年过六旬的王安杰老两口正望着自家麦田的机收景象。 “自家的田加上帮兄弟代耕代种的,总共20多亩地,今天收了两亩,算上前两天收的共有五六亩,还有15亩地没收。 ”王安杰笑意融融地说,收成不错,每亩能收九百斤上下。

  5月29日中午,炎炎夏日,在庐江县郭河镇广寒村,64岁的王德稳戴着“秸秆禁烧”的红袖章,正在临时搭建的禁烧点执勤。不远处,便能望见他家农田,金灿灿的麦穗映着日光,传达着丰收的喜悦。“等几天再收割,今年收成不错,天气好,虫害短,亩均产量七八百斤的样子。”他笑着说,家里共有六亩地,流转了四亩,剩下两亩自己种。比起去年亩均产量五六百斤,今年每亩预计能多收两百斤,算得上个丰收年。

  来自省农委的农情调度显示,今年3685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呈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态势。

  丰产了,农民收益如何?

  “种一亩地需要种子30斤左右,一斤种子2.6元,一亩地种子得花七八十元。一亩地肥料得140元,农药、除草剂一亩地50元,雇收割机收割一亩70元,若是收割倒伏的麦子还要加价,得一亩80-100元。 ”王德稳掰着指头算了算,两亩地成本得七百多元。

  “按现在粮价,每斤0.98元,按每亩收获750斤粮食计算,两亩地能卖1470元,两亩地能净赚七百多元。再加上每亩国家的粮食补贴,总共能赚将近九百元。 ”王德稳说。

  种粮面积越大,成本也就越低,利润也就越多。

  6月3日上午,霍邱县长集镇钱店村种粮大户顾士学正穿梭于田间地头,忙着给自己承包的四百亩农田抽水灌溉。在霍邱燎原农机合作联合社的内外晒场,他收割的二十多万斤麦子晒得满满当当。“播种时下了场及时雨,撒肥时又一场,今年麦子是真正丰收,估计能赚二十四五万,比去年多赚10万元。”顾士学快人快语,掩不住脸上的欣喜。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