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27.12.2017  12:55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27日讯(记者:钱瑶) 阜南县柴集镇贾老村村民李桂莲前不久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瘤,经过和家人几天的商量,她选择了家门口的柴集中心卫生院做手术,李桂莲介绍:“要是以前,我这个病在柴集就没法做,现在县医院的来到柴集镇,我这个病手术做的又好,又少花钱又少受罪。”

  之所以选择在家门口就医,是因为这家卫生院也是县里医共体成员单位。在县域医共体内,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通过统一优化配置,让县里的医务人员、医疗资源更多地输送到乡镇一级给基层群众服务,同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最近,柴集中心卫生院还成功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并成为县人民医院的柴集镇分院。阜南县人民医院院长陈雷: “县级医院能把大病解决掉了,那么通过他的传帮带,能把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带起来,从松散型的(医共体)向纵深推进,形成紧密型。”

  目前,全省已有66个县区组建了医共体,覆盖90%以上农业县区,县域外住院患者下降2.7个百分点,实际补偿比上升5.6个百分点,试点县初步实现县域内分级诊疗。阜阳市阜南县卫计委主任庄文普: “我们县域内的群众的就诊率达到80%以上,全县群众实际补偿比80%左右,让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深化医改中,我省向整合资源要效率。公立医院的高年资护士具有专业技术高、亲和力强等优势,今年我省在合肥、蚌埠、芜湖的医联体试点高年资护士下沉基层。43名高年资护士下沉到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们利用自己的专长,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精神病人等提供“健康-诊疗-康复”的连续性个性化服务,也让医联体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牛磊介绍: “以前我们提供的服务都是点对点,但是现在她们下来,我们通过挖掘整个孕产妇包括零到三岁婴幼儿这块人群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三甲医院都不提供的,我们连续管理起来。”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中,我省着力建立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机制,全面推进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执行率达到50%以上,使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截至目前,全省新农合共有2.6万人次实现跨省异地即时结报,总医药费用3.07亿元、补偿金额1.4多亿元,实际补偿比超过46%。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表示: “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针对安徽来讲,就是要以健康安徽建设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促进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全面转向防治结合,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记者手记:

        钱瑶

  就医是民生之急。我省在深化医改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体现公益性。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下沉到基层,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医疗资源下沉和不断完善的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随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会触及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弊端,只有不惧艰难,勇于突破,医改目标才能顺利实现,群众也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合肥医改为百姓带来福利多多
  国家级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落户合肥;“医联体中安在线
缓解群众“看病难” 安徽医改让群众有获得感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13日讯(记者:钱瑶、徽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