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制约因素 补平“三会”短板

25.08.2015  23:52

 

      戴克柱厅长在全省审计系统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审计干部“会查、会写、会讲”能力,这是现阶段审计职能作用不断变化、审计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审计成果受众面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对全省审计干部履职尽责提出的新要求,也为广大审计干部突破能力瓶颈,拓宽成长渠道提供了有效抓手。全体审计干部应深刻领会“三会”要义,认真分析自身现状,查找短板,弥补不足,实现能力全面提升。

      由于受审计的职业特性和专业要求的制约,审计人员能力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首先,从审计干部的结构上看,目前审计机关绝大多数人员学自财会专业,跨专业跨领域人才相对匮乏,他们大部分在工作中擅长运用会计思维审账理账、精准核算,并严格要求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做到收有依、支有据。而对于影响经济运行的相关业务深入研究不多,延伸关注不够,使得审计揭示的问题大多浮在账面管理和分配环节,鲜有查处使用环节严重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等重大问题。其次,从审计工作的涉及对象看,审计人员常年与会计人员打交道,习惯于用会计语言与财务人员交流辩驳、主张观点,形成了只有用会计语言才能说清经济活动的片面思维,一些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时,大量使用会计术语描述核算过程,让领导机关和非专业人员看的一知半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和审计影响的扩大。第三,从审计工作的职业特点看,现阶段审计工作繁重、审计人员压力大,客观上形成了审计干部实践经验多、理论研究少,操作能力强、表述能力弱的现状。加之,审计工作的审慎要求和保密规定,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审计人员在公众场合与外界交流互动的机会,影响了审计人员表达能力的提升。

笔者认为,审计人员若要补平能力短板,提升“三会”能力,需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研究和破解。 一是矫正定位,着力解决审不深、查不实的问题。 审计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监督的主要目的是查错纠弊,只有将问题查深查透,才有利于分析原因、纠正问题、堵塞漏洞。随着审计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审计的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也不断拓展,一些基层政府和审计人员对审计功能定位发生了认识上的偏移,有的过度强调审计的服务功能,有的甚至将帮助被审计单位规避政策监管作为审计职能之一。对此,审计人员必须纠正模糊认识,把握职能定位,打破就账论账、对事不对人这一“审计界线”,善于在审计中捕捉问题疑点和重要线索,采取多种审计技术和查证手段,内查外调、深入到底,彻底扭转那些只见现象不见案例 、只见表面不见本质、只见账内不见账外“隔靴挠痒”式的审计现象。 二是立足宏观,着力解决看不高、析不透的问题。 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查错纠弊,还要惩防并举,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体制机制制度和导致违规行为的意图和出发点结合起来,客观分析利弊得失,准确区分客观需要和主管因素,树立宏观性思维、政策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宏观着眼微观入手,从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查找规律、分析原因,提出符合实情、利于发展、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为服务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三是转换角度,着力解决表不明、述不达的问题。 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着审计社会知晓度的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不仅要培养与专业人员沟通交流的职业素养,还要学会向公众述情达意的社会能力。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站在上级审计机关、地方政府、被审计单位、社会公众等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表述观点,准确明晰的将审计结果汇报上去、下达下去、传递出去。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拓宽视野、调整站位、转换方式,要跳出审计看审计,不但要练就善于审计的专业本领,而且要培养善于分析善于谋划善于沟通善于表达的综合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满足社会需求、提升社会影响,服务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