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采访一线涉毒故事 增强戒毒人员法制观念 本报“公益普法故事会”走进未戒所[安徽法制报头条]

16.12.2014  19:40

爱心可以传递温暖,正如阳光可以驱散寒冷。12月5日下午,在冬季难得一见的暖阳照耀下,本报新闻中心部分编辑、记者来到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未戒所”),开展“公益普法故事会”和帮教未戒人员活动。

当日下午3点,本报编辑、记者一行抵达位于省城清溪路上的省未戒所,该所党委书记、政委伍为民对本报编辑、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该所的基本情况。在简短的座谈之后,“公益普法故事会”开讲了。省未戒所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大讲堂里几乎座无虚席,既有戒毒人员,也有民警职工。

本报记者钟政林以一张夺人眼球的《亲历千里武装大押解》的报纸版样开场,讲述了2009年12月他和本报摄影记者黄河一道赴河南郑州,采访建国以来我省侦破的一次缴获毒品海洛因数量最多的特大案件的背后故事。“毒品总数量为53.06千克”,听到这个数字,台下不少戒毒人员都在咂舌。钟政林用波澜不惊的语调,为听众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在故事结尾告诫大家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本报记者唐欢的演讲题目是《毒品,这么近、那么远》,她痛心地回忆道:“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在法院的被告人席上,站着的是我的小学同学,他因贩毒被公诉机关指控,直到在旁听席上,看到他的家属,我才敢相信真的是他! ”她讲述的另外一起案件让在场所有人震惊,一名吸毒人员竟然在杀死自己的母亲之后,毫无愧意地抱起被子蒙头大睡。

本报记者许忠德精炼地介绍了他曾报道的两起案件,一名司机在吸毒后驾驶车辆逆行导致6死4伤,而另一名男子竟然因吸毒产生幻觉用水果刀捅死怀孕七个月的妻子。

本报记者周莹莹采访过多名戒毒人员,当天她分享了两名戒毒人员的转变故事:一名年仅22岁的花季少女却是有着9年吸毒史的“瘾君子”,曾经的百万富翁因吸毒败完家财,但通过戒毒民警的教育矫治,如今的他们都已告别过去,正拥抱崭新的明天。“毒品,真是太可怕了,它可以毁掉一个人,还会毁掉一个家庭啊!出去之后再也不能碰了! ”一名戒毒人员听完所有故事后感慨地说。省未戒所所长肖立超评价:“编辑、记者讲述的案例都来自于采访一线的涉毒故事,真实可信,说服力强,发人深省!有助于戒毒人员增强法制观念,认清毒品危害,增强戒毒信心。”“公益普法故事会”结束后,本报编辑、记者还与未戒人员结对子,进行帮教。与本报记者钟政林结对子的小军是省未戒所年龄最小的戒毒人员,今年才15岁。询问他为什么要吸毒,他的回答让人吃惊,“从中找到了自信”。他说,每当在外面被欺负了,遇到烦恼了,他就靠吸毒来排遣和化解。“今后有什么打算呢? ”“我暂时还不知道,但我再也不会吸毒了!

与本报记者黄河结对子的,是17岁的少年小彭。小彭是一个感恩的孩子,他非常感谢民警对他的帮助。刚进来时,小彭体重才90斤不到,通过短短2个月民警的帮助,他不仅戒掉了毒瘾,体重还增加到120斤。在帮教活动上,本报记者李斐、袁中锋、张青川与帮教对象促膝谈心。 16岁的小虎悄悄告诉李斐,在省未戒所的时间,单纯而充实,又让他想起了校园,他多想再次回到校园,体验学生时代简单而美好的快乐。                                                             

                                   

省未戒所党委书记、政委伍为民表示,“公益普法故事会”是未戒所12月“法制宣传教育月”的重头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良好。希望今后能与《安徽法制报》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也希望《安徽法制报》能一如继往地关心未戒事业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恳请编辑、记者对省未戒所的工作给予舆论监督和精心指导,帮助提高工作质量和执法水平。

据了解,这种记者组团走进监所集中普法的形式,在我省媒体行业和监狱、戒毒场所均属首次,是本报认真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的创新之举,更是一次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的生动实践。(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本报记者周莹莹

相关链接

省未戒所是全省唯一收治男性未成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毒所,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安徽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帮教基地”等荣誉称号。今年以来,省未戒所围绕“保稳定、促转型、谋发展”的目标,按照“讲党性、讲大局、讲协作、讲奉献、讲争先、讲法治”的思路,抓班子,带队伍,促廉洁,扬正气;坚持抓戒毒深度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未戒特色,场所戒治秩序持续稳定,教育戒治质量不断提升,场所发展势头良好。在全省戒毒系统首创亲属公益课堂、戒园好声音、戒园读好书、公益帮教爱心大使、爱心心理督导等品牌,戒毒人员所内戒断率达100%,回归社会后保持了较高的操守率。

今年11月12日,省司法厅厅长洪禹候到省未戒所调研时,指示要深入推进依法治所、突出推进科学戒治、着力加强政治工作、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省未戒所迅速行动,突出依法治所这一主线,加强法治示范单位和未戒特色创建,通过与本报积极沟通,“公益普法故事会”应运而生。孙亮

稿件来源:2014年12月9日安徽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