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常态下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途径 陈寅(安徽省淮南市审计局)
05.02.2015 18:47
本文来源: 审计厅
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又对审计工作寄予了当好政策落实“督查员”、公共资金“守护神”的殷切期望。作为市级审计机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国务院意见精神,适应新常态,认清新使命,充分发挥审计的基石和保障作用,做好审计监督全覆盖这篇大文章。 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监督重点做好提面扩量文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工作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在当前的形势下,关键在于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成效,核心在于推进全覆盖的强度、力度和深度。审计机关应调整心态,克服“速度情结”和“覆盖焦虑”,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和党政领导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难、焦”点问题开展审计监督,全力推进“四个全覆盖”,争创“四个新作为”。一是全力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在看好政府“钱袋子”上争创新作为。以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为载体,充分运用财政联网审计平台,努力实现主要预算部门单位每年必审,其他部门单位周期轮审,不留监督死角的审计目标。同时,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增量和使用绩效,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通过审计,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唤醒沉睡的公共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二是全力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在落实发展“硬道理”上争创新作为。坚持所有重大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必须纳入审计监督范围的要求和原则,加大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着力关注招投标、物资采购、投资控制、土地征用、环境保护、工程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招投标控制价审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建设全程跟踪审计等方式,着力构建“国家审计主导、社会中介参与、内审专家补充、全过程跟踪监督”的政府投资立体审计新模式,确保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不留“盲区”和“死角”。三是全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在监督制约“公权力”上争创新作为。坚持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大力实施以分类、轮审、同步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审计;通过任前告知、任期审计、整改回访、结果运用,努力实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链式监督。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重点关注政策落实、财政、土地、节能减排、社会建设和编制等方面情况,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依法行政。四是全力推进专项资金审计全覆盖,在增进民众“幸福感”上争创新作为。切实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认真组织实施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持续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落实情况,促进政令畅通、政策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资金审计,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在实处;扎实开展资源环境审计,逐步建立起法规制度配套、工作机制健全、实践经验丰富,审计评价完备的资环审计大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准确把握新常态,严格质量管理做好提质创优文章。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的立身之本。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没有质量的全覆盖是无效的全覆盖”意识,严把项目计划、现场管理、项目审理、成果转化四道关口,努力打造符合新形势下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一是把好项目计划关。抓住项目计划管理这个龙头,建立审计项目优选机制。通过网上征集、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听取民意、汇集民智,力争编制一个好的项目计划,打造一批精品项目,成就一批优秀审计报告、信息。二是把好现场管理关。积极推行重大项目审计实施方案提请审计业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制度,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审计程序和操作,努力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有序、程序合法、方法得当的审计现场管理模式。三是把好复核审理关。认真落实“复核+审理+审议”三控机制,坚持和完善审计业务会议、审计质量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审计质量检查与考评,探索开展跟踪审理、在线审理。四是把好成果转化关。更加注重审计成果的开发、提炼、整合,努力打造一批“高端产品”和“审计精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继续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注重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做好审计意见和决定整改工作的跟踪督查,加大审计移送案件线索工作力度,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公安机关的工作配合,形成审计整改合力,切实维护审计权威。 积极作为新常态,创新方式方法做好提效添力文章。 古语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把握主要领域,抓住主要环节,坚持不懈地推进审计方式方法创新,才能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在配置审计力量上下功夫。一方面,科学统筹审计力量,从单一利用本级国家审计机关的资源,向整合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转变,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实现全市审计系统“一盘棋”、一体化。另一方面,加强不同专业间的融合,打破分工界限,注重审计组人员能力和结构的优势互补,着力打造具备查核问题、分析研究、计算机应用、审计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审计一线团队。二要在安排审计项目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项目安排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将所有审计项目纳入“一盘棋”通盘考虑,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审计内容上相互呼应,实施时间上前后衔接,避免重复审计,实现“一审多果”。三要在改进审计组织方式上下功夫。灵活运用“上审下”、“交叉审”、 “一拖N”等多兵种、大兵团、集成式审计组织方式, 积极推广扁平化管理方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四要在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审计方式,充分运用数据分析平台,使其在财政同级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大数据擦亮审计利剑,不断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打击犯罪、规范管理的能力。 从容应对新常态,全力争先进位做好提能固本文章。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新常态对审计机关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唯有牵住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打响素质提升“攻坚战”, 进一步激发审计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一要强化能力建设,在学习中提升业务素质。坚持把审计实践作为培养审计干部能力的第一跑道,积极推行 “审计实务导师制”、“人才+项目”培养模式,将重大审计项目打造成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高地”,综合考虑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特长和不足,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担任重点审计项目组长、主审,使他们在审计实践中、关键岗位上、重大项目里经受锻炼,迅速成长。二要强化作风建设,在服务中树立审计形象。大力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把治理“庸懒散”、革除“骄娇暮”作为强化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由工作目标倒逼引导审计干部坚持“实、高、新、严、细”的工作标准和作风,努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三要强化用人导向,在竞争中优化成长环境。严格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用人标准,通过工作实绩评价和选拔干部,大力推进干部交流轮岗、选拔任用竞争上岗制度,形成选人用人靠人品、靠工作、靠实绩、靠公认的风气,让审计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激发广大审计人员立足岗位、争创业绩、施展才华的工作热情。四要强化文化建设,在活动中营造和谐氛围。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抓班子、带队伍、促基层,着力加强领导干部与一线职工的沟通交流,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审计干部职工的自豪感、责任感、归属感,引导审计干部在推动工作中创先进,在服务发展中争优秀。(作者:安徽省淮南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寅) |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本文来源: 审计厅
05.02.2015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