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领导要求"举一反三"抓好职务犯罪预防

12.11.2015  00:08

  涉案人员数多面广,征地拆迁、工程建设领域成为职务犯罪“重灾区”、弄虚作假犯罪花样不断翻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安徽省合肥市检察院结合所办案件对此进行的专门预防调查引起了安徽省委领导的关注,日前,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批示肯定了这份预防调查报告,并要求有关方面举一反三,完善惩防体系,切实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吴存荣指出,近年来,合肥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查办了一批发生在开发区的职务犯罪案件,并结合办案,对案件的发案情况、案件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应引起高度重视。他要求合肥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开发园区,要坚持从严治党要求,举一反三,完善惩防体系,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据了解,2012年以来,合肥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查处了发生在该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受贿、行贿、渎职等犯罪案件37件52人,涉案人员上至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下至乡科级、一般干部和村居干部,还有企业老板和一般群众,有的开发区甚至呈现“塌方式腐败”。这些案件的发案领域相对集中,主要体现在工程建设、城市绿化和征地拆迁等方面;所涉罪名基本都是受贿、行贿罪,有的同时贪污公款,有的在受贿后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中饱私囊而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被立案查处的37件案件中,有12件是共同犯罪,很多案件呈现一人作案多起,一起牵连多人的情况。合肥检方调查还发现,拆迁安置政策规定既多且杂,不同情况安置政策都不同,而某一个政策下的具体条件又有很多。因此不法分子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弄虚作假的手段也相应地复杂多样。

  通过对上述案件的分析,合肥市检察院总结出六个方面的发案原因,即法律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政务缺乏公开,管理相对混乱;难抵利益诱惑,“三观”发生扭曲;工业园区、经开区工程量多,资金投入大,行业贿赂“潜规则”盛行;制度形同虚设,监督制约乏力;打击行贿不力,滋生“破窗效应”等等。

  针对发案原因,合肥检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强调要不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净化社会风气,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和高效、廉洁、文明、优质的经济发展环境,消除职务犯罪隐患;要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规定,认真梳理项目审批、工程管理、物资采购、资金结算等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加强风险防控;加大职务犯罪惩防力度,注重源头治理;着力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