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学堂”点亮蒙城留守儿童成长心灯

06.08.2015  11:18

7月30日下午,蒙城县仁和路小学的教学楼大厅内掌声雷动、热闹非凡,合肥师范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行知学堂”4名“小先生”、 2名“姚基金”教练正带着近百名留守儿童展示半个多月时间内的学习成果。

汇报演出在歌曲《栀子花开》中拉开的序幕。随着舞蹈《Trouble Maker》欢快节奏的响起,孩子们用滑稽、夸张的表情,娴熟的动作,轻快的舞步把演出带入高潮。许多家长惊叹:真没想到,才半个月时间,孩子们变化这么大!孩子们跳得太好啦!

爱心,让我们相聚

据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系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郑集勇说,他从大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得知学院承办了“行知学堂”是为留守儿童服务时,他想到自己留守的经历——儿时哪有大学生陪着玩耍、学习!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行知学堂”,成为一名“小先生”。

今年暑期刚开始,在合肥师范学院和蒙城县教育局的安排下,郑集勇和余琳璐、刘成丽、郭永芳、彭博、潘浩6名志愿者,来到仁和路小学。他们要秉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服务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用自己的专长服务社会,让孩子们享受暑假生活的丰富多彩,让留守生活不再孤单。

活动,受益多多

7月16日上午,仁和路小学的老师们把“志愿者即将到达学校”的消息逐一通知给留守儿童,鼓励他们到校参加“行知学堂”暑期免费培训。家长们倍感惊喜:真的吗?有这么好的事?下午就去报名,不能再疯玩或者总看电视啦。一听说可以到学校学打篮球,柳伟杰同学当时就兴奋地喊起来:“老师,我去!

接下来,音乐、美术、舞蹈、足球、篮球等活动课程开起来了,课程辅导上起来了,行知文化讲起来了……整个校园书声琅琅、琴声悠扬、歌声阵阵。“小先生”们奉献爱心,播撒希望,享受着爱与被爱带来的喜悦。

据“小先生”彭博介绍,刚学画画时,由于方法不对,孩子们画得很难看,他就让孩子们先用铅笔画,接着彩笔描,然后用橡皮涂掉铅笔的痕迹,最后上色。学会方法后,孩子们画得越来越好看,连下课也不愿意休息。

普及足球知识可有点困难了。因为孩子们平时很少接触足球,不会踢,对足球不敢兴趣。了解到这些情况,“小先生”郑集勇就与孩子们谈足球明星,讲与足球有关的故事,还带着孩子们做足球游戏,观看有关足球的电影。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足球。他适时传授一些简单技巧,孩子们就在绿茵场上欢快地奔跑起来。

看到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快乐,认真学习的劲头儿,这些大学生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离别,难分难舍

在清脆的童声唱诵结束时,领唱杨可欣带着同学们发自肺腑地呼喊:“老师,您别走!老师,我们很想您!”在场师生潸然泪下。

小同学陈新艳扑进“小先生”刘成丽怀里,泣不成声地说:“老……师……我……不想……你……走……”刘成丽紧紧地抱着她,任由泪水洒满脸庞。“小先生”余琳璐一边帮她擦拭眼泪,一边告诉孩子:别哭,老师明年还会来!

送走了孩子们,这帮“小先生”多在用纸巾擦眼泪,那红肿的双眼,是因为孩子们的声声别离,是与孩子们难分难舍的真情流露。一谈起孩子,大家满脸都是喜悦,都是自豪。着实,孩子们的进步令人吃惊。二年级的孩子识记简谱一般比较困难,可是孩子们记住了,而且学会了七首歌曲。有的孩子刚来时,甚至不敢开口唱歌,而活动结束的汇报表演中,原来胆怯的牛嘉琪、杨可欣现在竟然站在舞台中央独唱,真是太棒了!虽然是酷暑,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依然高涨,即使留着汗也不说热,不说累。孩子们热爱学习的劲头感动着“小先生”们,鼓舞着他们。大家决定让行知学堂的活动一直进行下去!郑集勇、潘浩甚至决定,将一直在仁和路小学呆到开学前一天。

一次实践活动,一路汗水,一路欢歌。“行知学堂”所到之处,播撒的是希望,收获的是感动,留下的是期待与永恒。正如活动结束时仁和路小学副校长刘天福所说,小学堂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雨后春笋在茁壮生长,点亮了留守儿童的颗颗心灯。(闻岩 特约通讯员:于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