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成功举行好“中美英基础教育论坛”

22.04.2016  10:26

近日,一场中美英三方教育专家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的论坛在蜀山区拉开帷幕,蜀山区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活动。

课程设置存在差异      核心素养成为共同追求

在美国,各州教育董事会制定州教学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学生在每一年级末或者每一学科结束时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州教学标准的掌握情况依据正规的终结性测评来判定,每年举行一次测评,评估对象是3-8年级学生,测评学科是数学及英语。”美国教育专家布莱德-奥利弗博士介绍说,在美国,学校课程旨在向学生传递社会范畴内的文化,政治及经济特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奉献社会。“课程发展的焦点则涉及个人,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及发展需要。

在英国,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确保为所有儿童的发展服务,注重以基础学力为核心改善教育质量,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基。英国基础教育的学校课程由基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组成。基本课程包含了国家课程。除了国家课程外,基本课程还包含了其他学习领域。英国教育专家麦克-布瑞金教授,指出英国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国家课程”,老师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教材,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完成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

安徽省教科院专家就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特点阐述自己观点,他指出,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步入稳定的制度化阶段后,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课程和教材开发的基本原则,加强基础教育的课程执行力,改革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建立课程改革保障机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将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9大素养,这些素养都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堂教学关注学生 个性发展得到尊重

来自英国伯明翰胜利中学的数学老师路易斯-劳斯给五十中学的孩子们上了一节数学课,她在白板上出示了三个不同颜色的方框,“这三个方框里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请大家自由选择。”在教学中,路易斯老师注重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鼓励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做好这些题目的,请在小组内找到跟你做相同题目的对一对答案,如果答案不一致,请你们找出演算过程中哪里不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掌握了哪些关键知识点?”虽然语言有一定障碍,但是孩子们都表示这节课收获不小。

同样,在体育课上,艾玛-肖老师带领孩子们玩转足球。同样在课堂一开始,老师就让大家自己选择适合的训练目标。每人一个足球,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球,又通过分组的方式训练不同的运球方法,还在课堂上开展运球比赛。多样的玩法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在一个个简单有趣的任务中学习了控球的方法。

英美教育专家认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要让学生做“他们认为自己能做得事”,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自信。他们鼓励教师进行“创造力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教学生如何思考教学内容以及使用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要在这两个方面之间取得平衡。

大数据的应用渐成趋势  学校管理迎来变革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可能。大数据的应用对学校管理的影响将涉及“决策指导”、“教师评估”、“课程评估”、“个性化学习”、“课程拓展”等诸多方面。美国教育专家认为,应注重大数据管理的结果运用,尤其在“决策优化”和“个性化指导”方面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

夏洛特-梅克伦堡学校推出了“绩效革新管理”计划,以开发为提高学生成就而设计最先进的工具和过程。管理者、教师和工作人员提供“最佳实践”过程,即解释、分析数据以作出明智的决策,专家表示,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将对提高学生课业表现和学习成绩大有帮助。

蜀山区校长们也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学校管理者应抢抓这一机遇,树立大数据思维方式,善于透过忠实记录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数据,发现背后内在的教育规律,以数据管理推动科学决策,推动学校各项改革与发展。

借鉴英美前沿课程理念  助推蜀山课程改革发展

蜀山区近年来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课程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受到广泛关注。从2013年开始,蜀山区加大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力度,并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重新定位架构。2015年,蜀山区与上海教科所合作,在一批实验校试点推进课程开发管理项目,取得了不少成绩。

此次论坛的召开让蜀山教育人更加明晰了开发课程的目的,许多校长表示,将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知识视野、课堂视野,走进学生的生活,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另外,将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约通讯员:於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