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推动党员干部融入基层 多岗位全天候服务群众

14.09.2014  06:32

  蚌埠通过开展“三结三联三服务”“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融入基层,多岗位、全天候服务群众——

   结对帮扶“回家”服务基层

  9月4日,“秋老虎”还未离开蚌埠,天气闷热。蚌埠市工业园区清泉环保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系副主任润辉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整理公司科研项目申报材料。润辉是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清泉环保有限公司共建对子的联络员,他每月至少有10天服务在清泉环保有限公司。

  蚌埠市“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要求,全市每个单位党组织分别与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或社会组织等三个不同领域的基层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至少联系本人基层联系点或所在单位结对点上的一名基层组织书记、一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种养能手)和一名困难党员群众,做到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群众。

  “三服务”要从服务对象最需要的做起。清泉环保有限公司最渴求的就是技术与人才,而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丰富的环保技术与人才资源。在院党组织支持下,润辉牵线搭桥,促成学院安徽绿色新能源研究中心与清泉环保有限公司展开技术合作,为公司污水处理等项目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还与公司共同申报了污水处理净化国家项目。

  “对结对子本来还有顾虑,怕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但很快就看出人家是真心实意来帮助咱的。 ”清泉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向阳高兴地告诉记者,学院帮助公司提升了技术水平,还帮着建起了党支部,为公司发展量身打造了“助推器”,他本人今年也光荣入了党。

  “结对子不是走亲戚,是真正成为自家人;不是握手拍照,是放下架子、甩开膀子,直接干实事。 ”蚌埠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结三联三服务”就是要将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基层党员、群众直接“联结”在一起,在深度结合中强化直接服务,把好事做实,使基层群众得实惠、干部作风得锤炼。

    双岗双管“8小时外”奉献社区

  蚌埠市体育场内,在傍晚和周末,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对身影:一个四肢不便的残疾青年,艰难而不懈地一遍遍做着爬楼梯、下蹲、起立等动作,旁边一位中年汉子一边耐心鼓励,一边陪着他做运动。

  残疾青年姓胡,是蚌山区黄庄街道前进社区一名脑瘫残疾人,中年汉子是市商务局商务执法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张有年。张有年是一名“进社区”干部,认领了前进社区的志愿服务岗,成为小胡的康复训练师。

  去年12月开始,蚌埠市推动“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8小时外”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市委出台了在职党员干部实行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双重”管理意见,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在职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岗位特点和个人特长,通过认领公益岗、经常参加社区各项组织活动等方式,直接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

  “张书记经常在下午下班后和周末,骑着车来社区参加活动,‘8小时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社区干部。 ”前进社区社居委主任杨菊红笑着说。张有年“8小时外”积极参加社区文明创建,还发动身边的朋友到社区从事志愿服务。而根据“双重”管理意见,社区党组织将把张有年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反馈给市商务局,成为张有年评先评优、考察任用的依据之一。

  在职党员干部双岗双管,一方面,使在职党员干部管理向“8小时”外延伸,加强了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另一方面,又推动在职党员干部融入社区,养成服务群众的自觉习惯。

  截至目前,蚌埠市已有1909名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进行了报到登记,成为社区服务的一支“常备军”。

  走访找“刺”及时回应诉求

  蚌埠市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衡量和检验“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效的标尺,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

  禹会区秦集镇宗洼村村民石荣芹清楚地记得,蚌埠市委书记周春雨曾先后4次轻车简从深入村民家中,就农村公共服务、特色苗木花卉产业等主题展开调研,并现场办公,替乡亲们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而让华联商厦部分拆迁群众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反映的拆迁补偿费拖欠问题,市委书记亲自率领相关部门责任人上门了解情况,调查核实处理。

  在蚌埠,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的垂范作用是明显的。去年,全市500余个市直机关、县区部门及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深入925个村级组织、151个社区党组织、1092个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走访服务,大走访活动基本实现全覆盖。

  “走访要主动找‘刺’,哪里矛盾多,就走访哪里。”蚌埠市淮上区区委书记洪斌深有体会地说。拆迁工作被部分干部戏称为“天下第一难事”,淮上区作为城市新区,拆迁任务重,但却没出过恶性事件,洪斌总结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领导干部要常登群众家门,做好服务,疏通群众怨气,理顺群众情绪。

  淮上区小蚌埠镇稻改村民组道路、自来水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怨气很大。洪斌得知后,立即进村走访,向村民解释,区里已制订了该区域整体连片开发规划,现在修路改水会造成巨大浪费。他承诺区里将尽快推进拆迁,方便群众生活。村民吃了“定心丸”,矛盾隐患消除了。

  蚌埠市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蚌埠市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载体,注重实效,把书记走访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使干部走访基层、服务群众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