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推倒围墙成就“大职教”

12.06.2014  09:52

日前,省教育厅下发通知,批准同意蚌埠卫生学校设立备案。至此,蚌埠自“老卫校”停办后卫生类职业学校的“十年空缺”被填补。

在经历“洗牌”整合后,蚌埠市区内职校“小而散”格局被逐步打破,特色专业几乎涵盖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需求,蚌埠职业教育正走出一条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之路。

  整合专业   

呼应城市发展战

就在上个月,在整合江淮应用技术学校等职教资源基础上,蚌埠卫生学校获批新建,开设护理和医疗检验两个专业,分别招收学生240人和60人……消息公布当天,蚌埠市教育局职成科便接到了不少家长的来电咨询。

学前教育类和卫生护理类,正是前几年该市职业教育缺失的门类,随着怀远师范学校和蚌埠卫生学校恢复办学,这两类职教空白被填补。”在蚌埠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凯看来,教育、医疗类职业学校的回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战略高度契合。

近年来,按照主要支柱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各校专业特点,蚌埠市对市属学校重新进行专业整合,使之基本涵盖全市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专业不重复设置,力求改变市区内职业学校“小而散”的原有格局。从2008年至今,蚌埠市经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将原有的30多所职业学校整合成目前的市区12所、三县10所。

  2011年,蚌埠市委市政府在淮上区布局一座占地3000亩的职教园,拟将老城区职业学校全部搬迁至园内整合发展,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职校入园   

资源整合持续升温

入驻学校间没有围墙,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不重复建设、实行共享,专门成立市职教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工作……如今尚在蚌埠职教中心校园内办学的蚌埠卫生学校,以后将与其他五所职业学校携手入园发展,构成一座庞大的“职校大学”。

内涵升级、资源共享、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职教园的建设解决了三个大问题。”在李凯看来,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职业教育时表现出的犹豫,不仅源于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也有出于对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内涵建设的不信任。为了增强基础建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蚌埠市不断加大职教方面的投入,在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推进中职资源整合方面不断探索,借助职校“入园发展”,一轮影响深远的资源整合大潮已经掀起。     

在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方面,蚌埠市按照省政府“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市级统筹”的部署要求,探索园区管理体制的创新。蚌埠市政府批准成立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树立“大职教”理念,加强该市职业教育市级统筹力度。

  蚌埠  市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和职教园管理委员会,将对全市职业教育和入园学校进行统筹管理。对此,蚌埠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崔云认为,这是“市区职业教育布局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彻底打破了职校“小而散”、“多头管”格局,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统一管理资源、整合专业,为最终构建一座“教师资源互通、学生自主选课”的“职校大学”创造了可能性。

中高职衔接   

断头路”有望打通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季屡屡被冠上“最难”、“更难”等前缀,而高考“独木桥”上仍挤着千军万马;一边是职校生九成以上的稳定就业率,仍无法回避所遇到的招生窘境。

职业教育是条“断头路”,这曾被很多人视为不争的事实。抛开长期形成的观念因素,或许这也是家长们不愿将孩子送进职校学习的原因。

高考刚刚落幕,中考即将到来。初中阶段结束后,学生将被分流,延展出两条不同的成长轨迹: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则可能进入职业高中。对比起来,后者深造之路只有专科可供选择,再想“往上走”,则缺少途径.“职业教育无法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这种情况在今年有可能被逐步终结。”  李凯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源于今年国家教育部明确的改革方向——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一半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这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

就蚌埠市来看,在市域内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市域内中高职衔接的工作迫在眉睫。崔云说,下一步该市将积极探索园区内职教资源共享、中高职衔接和高质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其中,一种路径是通过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努力走“中职”向“高职”的跨越升级路;一种是采取“3+4”等模式,利用与本科院校的合作办学,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在市域内畅通中高职衔接的渠道。(马天 特约通讯员: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