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名校长名师“领航”教师队伍建设

12.09.2014  10:25

近年来,蚌埠市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服务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借鉴新经验、探索新思路、谋划新举措,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以名校长名师为龙头的高端教育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实施“三名工程”领航成长 。自2012年起,蚌埠市启动实施“三名工程”,建立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成长的竞争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本土教育专家队伍。首批评选并设立名校长工作室5个,名教师工作室10个,今年将再评选名校长10人、名师40人。与此同时,通过完善学科带头人、中职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教坛新星等专业人才培养、选拔和考核机制,促进中青年优秀教师成长,加强学科骨干队伍的管理,逐步形成以名校长名师为龙头的高端教育人才队伍。

完善培训体系促进专业提升 。通过实施针对不同教师群体,蚌埠市开展多元培训、搭建多种平台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构建梯队化教师队伍,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开展“校长沙龙”活动,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程,通过4大模块、18个培训要点和二对一结对导师的指导引领,帮助新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规范和实践能力,顺利完成从入门到入职的转变。在中年骨干教师中开展“教坛新星”评选,今年,114位市级新星“百里挑一”,从一万多名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标杆示范。

创新制度,探索“大编制”管理 。为加快县区教师队伍建设,蚌埠市今年起在区域内探索试行“大编制”管理,推动市区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解决区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结构性缺编、师资均衡等问题。在蚌埠市编办、人社局、教育局指导下,由县(区)相关部门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变化,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量和人社部门核定的岗位总额内,以县(区)为单位统筹使用中小学教师编制,通过适时调整各学校编制、岗位数,推动教师在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间、师资富余学校与师资缺乏学校之间合理流动,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的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特约通讯员: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