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两人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

14.03.2017  14:08

日前,在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青年报共同举办的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寻访活动中,蚌埠市二中马文龙、固镇县新马桥中学黄梦雅被推选为“最美中学生”,而且都是孝老爱亲的典范。

2016年6月,该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国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寻访一批在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科技创新、技术技能、志愿服务、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诚信友善、孝老爱亲、自强自立等方面表现突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美中学生”和“最美中职生”。经过校级、县级、市级和省级寻访,历时大半年,最终评选产生近千名“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包括马文龙和黄梦雅在内,我省共有27人获得“最美中学生”称号。

围绕立德树人,活动旨在挖掘和宣传表彰中学中职学生先进典型,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促进中学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引导青年人自觉遵循“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方向健康成长。


 

马文龙:孝老爱亲的“学霸

出生于1999年的马文龙,在同龄人还在打游戏机的时候,他已经在家里的大排档帮忙端菜洗盘子,有时还能颠起大勺炒几个菜。当家庭遭遇不幸时,这个瘦弱的少年挺起自己的脊梁,成为父母心中的顶梁柱,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最美中学生”孝老爱亲典范。

学校的尖子生,家里的半个劳力。 在马文龙小时候,家中的主要收入是父母支起的早点摊。每天四点多钟,两个人就要起床开始忙碌,因此马文龙一岁起就住在奶奶家中。几年后,父母盘下一间门面开起了大排档。马文龙也回到家中,加上父母和姐姐,一家四口挤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就是在门面房隔出来一层,很矮,必须要低着头弯着腰。”日前,马文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比划着说,小小的空间里,一家人一直住到2015年的下半年。“后来我就住校了,有的同学说宿舍条件太简陋,对我来说反而是很大的改善。

蜗居”对马文龙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从上小学开始,他就在小吃店里帮着父母刷碗洗菜,要是忙不过来,还能上灶炒菜。每天中午、晚上各一个多小时,一直持续到上高二,住进学校宿舍。“我在学校里把作业都写完,回家基本就帮着干活了。”马文龙说,初三时妈妈怕耽误学习,硬不让他干活。可尽管如此,他每天晚上和周末仍然雷打不动地到店里帮忙,顶得上半个劳力。又要帮忙干活,又要忙学习,别人眼里几乎不可能的任务,马文龙却游刃有余。2014年,他以全市第28名的成绩考入二中。

其实没什么,尽量利用好时间就行。”马文龙笑着说,因为事情太多,所以要见缝插针地做,比如课堂上把所有知识点都搞懂,课间抓紧时间写作业,让每一分钟都有效率。

因为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辛苦。然而,祸不单行的是,在马文龙升入高中后,先是外婆因病离世,紧接着抚养他长大的奶奶因为脑梗塞常年卧床。于是,马文龙经常下了课就往家赶,做好饭送给奶奶,再陪她聊天。不久后,他的母亲被查出颈处骨头坏死并且头部有囊肿,可没等彻底康复,又被查出乳腺癌。妈妈病倒了,父亲腿脚不便,姐姐正在上大学,家中唯一收入来源大排档只好关张,靠之前的积蓄和亲戚的接济生活。面对这一切,马文龙仍然乐观,陪着母亲度过手术和化疗中最难熬的阶段,抽空就陪她散步聊天,说些高兴的事情逗她开心。

遭遇不幸,就用努力改变命运。 慢慢的,母亲脸上有了笑容,笑声又回到了家中,可马文龙却发现自己胸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开始以为是干活时吸多了油烟,可后来心口一整天烦闷,睡觉时甚至会憋醒。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出现了心脏病的先兆,要当心。“我想,可能是之前有段时间总是熬夜,所以一方面尽量早睡,一方面加强锻炼。”马文龙告诉记者,当时已经升入高二,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自己就尽可能挤出时间来锻炼。比如每天早上从寝室到教室,中午、晚上去食堂吃饭,全部跑步前进。

在接连不断的不幸面前,马文龙不仅没被打倒,成绩还一直名列前茅。就在一年前,他获得蚌埠市生物竞赛第一名,之后再接再厉,夺得全国联赛二等奖。现在,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准备。“我想考医学类的专业,一个是因为自己喜欢生物,一个是可以治病救人。”马文龙腼腆地笑着说,小时候,父亲经常用各种有关恐龙的故事书奖励他,他也因此迷上了生物学科。后来,因为母亲和奶奶的疾病,他也常常翻看《黄帝内经》等书籍,因此在心中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在班主任常思逊的眼里,马文龙不仅是个特别高效率的“学霸”,更是个阳光积极、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无论是谁向他请教问题,他都会停下手头的事情细细讲解。纪律委员、卫生委员是被视为“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可马文龙二话不说就接了下来。“他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困难不仅没有打倒他,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优秀。”谈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常思逊显得很是骄傲。

马文龙告诉记者,父亲一直教育他:“人穷没关系,活的要有志气,心底无私天地宽。”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他都告诉自己要坦然接受,用努力改变人生,赢得自己想要的未来。


 

黄梦雅:勇担家庭重担的孝心少女

就读于固镇县新马桥中学高三理班的黄梦雅,每天5点就要起床,不仅是为了读书,更是为了做好一家人的早饭。
   5点起床,12点睡觉 ,为亲人也要坚强起来。 黄梦雅出生于1998年,出生后不久父母离异,她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后来,随着父母再婚,她又有了同父异母的弟妹,一同住在爷爷奶奶家中。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小小的黄梦雅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黄梦雅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早上5点起床,做一家5口人的早饭,再简单收拾下6点10分出门上学。11点半放学后,赶回家做午饭,洗衣服,下午2点前再赶回学校。晚上放了学,写完当天的作业,就赶紧做家务,给弟妹辅导功课,为爷爷奶奶捶背按腿。等她睡下来,往往已经过了午夜12点。

如果下雨的话,我中午就不回家了,能在座位上趴着睡一时,不过很少。”采访中,黄梦雅告诉记者,家里还有10亩农田。农忙的时候,自己还要跟爷爷奶奶一起种田收粮。尤其午收,忙得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才好。“爷、奶都70多岁了,奶奶前段时间打花生摔成了骨裂,爷爷也经常忘事,我肯定要多干一点嘛。”黄梦雅小声说,自己原来也羡慕过别的孩子能靠在父母怀里撒娇,可是想到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就不得不坚强起来:“因为我还要给他们创造幸福生活啊!

周末休息,黄梦雅还会跟着邻居家的姐姐去菜地里捡菜叶。别人是为了喂兔子,黄梦雅却是为了节省买菜的钱。别人心疼她,主动要帮她,她却笑笑说:“外国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黄梦雅是捡菜叶的小女孩,不是也挺好吗,哈哈!
   品学兼优,堪称同龄人楷模。 艰苦的环境下,黄梦雅从来没有丢下学习。中考的时候,她考上了固镇县一中。可是到县城上学就要住校,不能照顾家庭,而且还要增加一笔开支。思来想去,黄梦雅主动放弃了固镇一中,而是选择了离家更近的新马桥中学。“我不能自私,光想着自己。”黄梦雅说,自己很喜欢读书。打开书本,自己能够忘记一切沉浸其中。然而,那种单纯的快乐对她而言是件奢侈品。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高一下学期,黄梦雅竟然辍学了。“有一天夜里爷爷奶奶说话,讲到家里真是难,供养几个孩子上学得砸锅卖铁了。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全部听见了。所以第二天早上我就决定,不上了。”黄梦雅回忆说,自己当时16岁,跟着初中同学在市区一家工厂找到了电子零件装配的工作。然而,没有学历,黄梦雅每个月收入还不到1000元。后来,她用这笔钱给爷爷奶奶添置了新衣,给弟弟妹妹买了文具,自己却没舍得花一分钱。

在厂里干了半年多,她决定重返课堂。“几个月的时间我真正明白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黄梦雅说,再难自己都要坚持下来,用加倍的努力弥补中间落下的课程。“马上就要高考了,我想考到蚌埠或者南京的学校,方便照顾家里。”黄梦雅说,爷爷年龄大了,出门买菜都会迷路。所以,自己更得加倍努力,考上理想的学校,早点工作孝敬老人。

在班级里,黄梦雅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经常为大家出黑板报、组织文体活动。在任课老师眼中她是个听话、懂事、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她是个热心、讲信用、勤快的人。“黄梦雅不光学习优异,而且特别善良。”班主任赵林评价说,黄梦雅堪称同龄人学习的楷模——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跑去帮忙,扶起摔倒的老人、拾金不昧,对黄梦雅来说更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坚强、独立是这代人最应推崇的‘时尚’,孝心、责任是少年最具美感的‘名片’,这恰恰是对黄梦雅的最恰当评价。”赵林说。

也正因如此,黄梦雅先后获得固镇县“百优”青少年、2013年度蚌埠市“优秀学生干部”、2014年度市“美德少年”等称号。(王浩 特约通讯员:项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