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华学院“薪火”队下乡 支教调研受当地村民欢迎

08.07.2014  11:23

7月初,安徽新华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薪火”实践小分队在安庆市宿松县凉亭镇展开社会调研和教学宣传工作。

凉亭镇,地处安庆市宿松县东北部,距离安徽省城合肥255公里。

邀请适龄儿童进特色课堂

抵达凉亭镇的第二天上午,“薪火”队一行人一大早就整装待发,他们起初是在学校、乡村、镇人口密集的地方张贴宣传海报和横幅,“为祖国明德修身,以实践明辨笃实——安徽新华学院宣”的大字赫然醒目。随后,队员们挥舞校级和院级的大旗帜行走在乡村的小路和街道,吸引乡民们的注意。他们沿社区张贴宣传大字报,并挨家挨户寻找适龄儿童,邀请他们加入特色课堂的行列。该队伍的宣传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和认可,乡亲们一听到是大学生志愿免费教学活动,纷纷对此次的活动表示认可和赞扬,并允诺把孩子送往凉亭中学。

当然,在行走的路上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有的乡民把队伍误认为是旅游团的,也有的认为是需要收费的教学活动,拒绝同学们的宣传。此外,也引起当地办暑假班教学人的不满,小镇的路七弯八拐,面对陌生的环境,队员们很容易走错路。“虽然在宣传的时候有点小插曲,村民们说的又是当地的方言,给我们的宣传增加了不少困难,但我们还是很耐心地跟他们解释清楚,道明我们的来意。”组长林程君说。

下午,天空下起了小雨,给宣传的任务又增加了不小的困难。分配的另一支队步行去了离镇3公里远的烽火村进行宣传。同学们发现,孩子放假过后都在家里,这里没有任何的游戏设施场所,也没有兴趣班可上。当听了宣传之后,对活动特别感兴趣,纷纷表示报名参与。

你们这群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办的不错,希望给农村娃带去教育,多接触接触城里的世界。”一位姓贺的大爷说道。

助凉亭镇解决“三线三边”问题

下午,“薪火”队的队员对凉亭镇“三线三边”展开调研工作。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小镇发展遇到的问题。诸如,贯穿凉亭镇的105国道路,居于镇中心,狭窄、拥挤,每天大小货车车流不断,这给当地小孩出行带去极大的隐患;凉亭境内的河道污染问题也很严重,村民生活垃圾倒入河流的现象得不到根治,村民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意识也很薄弱。

针对这些问题,队员记者们采访了当地凉亭镇的副镇长洪秀峰。洪秀峰表示,当地政府正在解决“三线三边”的问题,但是,目前工作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他希望,暑期三下乡的队员们发挥宣传优势,对乡民们进行环境保护宣传,以及对镇上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为此,“薪火队”重新部署任务,在义务支教之余,对镇上的小孩开展一堂安全教育课。此外,还将沿街道、沿社区宣传保护水源的重要性,让村民不要将生活垃圾倒入河内。对已有的垃圾,号召他们自行打捞,为共建美好凉亭而努力。“村民们还是很朴素的,只是长期以往形成的生活习惯需要慢慢接受并改变。”洪秀峰说。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队员们分工合作,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今天招募的学生还是挺多的,小朋友们都愿意加入我们,这让我们很激动。” 教学组队员张艳说。(康引兰 特约通讯员:吴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