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推进教育均衡 跻身教育强县

01.01.2015  13:57

笔者从省委组织部、省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获悉,因连续四年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均为优秀等次,并且又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2014年12月,蒙城县被授予安徽省“教育强县”称号。

几年来,蒙城县落实“教育强县”指标,县委、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管理职责依法履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渐趋合理,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提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县教育发生了可喜变化。

加强领导,强化争创合力

多年来,蒙城县委、县政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以“创建安徽省教育强县”为奋斗目标,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打造“学在蒙城”品牌,出台《蒙城县创建安徽省教育强县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落实重点工作和任务指标。县教育系统多次召开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推进会,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措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相关乡镇和学校调研、指导和现场办公,有力地促进争创工作。财政、编办等多家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争创的坚强合力。同时,该县通过电视、网站、报纸、简报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该县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督政”、“督学”的双重功能,强化监督问责机制。认真实施乡镇党政督导考核,有效地发挥监督、评估、检查、指导的行政监督职能。择优聘任19名行政组长、88名责任督学和业务组长,对全县343所学校挂牌督导,有效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形成教育管理合力。

加大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从2011年争创全省教育强县以来,蒙城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7113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353777万元。近两年来,县政府筹集资金 6 亿多元,使100%的学校达到标准化。投入 248 万元为学校配备图书,投入3000万元为学校配备实验设备、音体美器材,为376 所学校配备“班班通”设备,投入1800万元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400万元购置计算机,投入303万元购买学生桌椅。

为满足城市扩容生源增加的需要,克服财政困难,县政府投入 3790 万元新建蒙城六中,投入 2600 万元新建师专附小,投入 3658 万元新建仁和路小学,投入1.8亿元新建蒙城二中。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蒙城县注重做到与“美好蒙城”规划、与学校标准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与平安校园建设等“五个结合”。在2014年亳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现场会上,蒙城县各学校在硬件提升、内涵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7月8日《中国教育报》以《幸福了农村娃,温暖了百姓心》为题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在推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上,蒙城县通过实施抓教师队伍补给、师德师风建设、素质提升和教师交流“四项工程”,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强化教师业务技能提升,优化师资配置,为教师专业成长提速加油。

2013年,全县补充新教师384人;2014年,补充新教师393人,为乡村教育输入新鲜血液,优化教师结构。同时,还采取脱产进修、转岗轮训等方式,解决音体美、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不足问题,保证开足开齐课程。

在师德师风建设上,通过组织开展“正师风,塑师德,铸师魂”主题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岗位创先争优”岗位承诺、“夸夸我身边的好教师、好校长”征文、演讲比赛以及“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涌现出“全国自强模范”特校教师席晓静,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仍坚持岗位26年的“全省模范教师”朱景科,带着两个养父去上班的“全省最美家庭”骨干成员葛红花,全胃切除却背着大挎包奔跑在教书路上的教师翟小花,一群年轻教师带活一所村小的心怡小学青年教师团队,荣获“中国好人”和“2013 年全省教育年度人物”的救人教师邵亚萍……

在抓素质提升上。2013年,按不低于全年教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480万元。2012-2013学年度共有26633人(次)参加各类培训。相继开展了优质课、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教研成果等竞技活动,并启动了“1632”名师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将培养并评选特级教师200名、学科带头人300名、骨干教师600名、教坛新星1000名;分学科、学段组建名师工作室12个,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辐射引领作用。

在抓教师交流上。蒙城县实施“百所学校与县域外名校结对”工程,城乡百余所学校和区域外200多所名校结对联谊,涌现出亳州师专附属小学与上海市闵行区颛桥小学、陕西省安塞县第二小学、蚌埠市蚌山小学“三省市四校”联谊,城关中心校与南京市东山小学、芜湖市育红小学“两省三校”联谊等代表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之水”。蒙城县还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常态机制,通过城乡学校“手拉手”、城镇教师农村支教、农村教师城镇跟岗实习、学区内教师走教等多种形式,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奖励津贴、优先评定职称以及教师周转房建设等,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2013年以来,全县交流校长41名,教师1464人。

城乡统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蒙城县坚持以“深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师队伍专业化”为着力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全力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有序推进。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全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0所,新增附设幼儿园136所、幼儿班663个,解决学位18000个;2014年,新聘76名幼儿教师到县城及乡镇幼儿园任教。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在审批登记、资格认定、分类定级、教师培训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做强做大。目前,全县共有省一类幼儿园1所,市级一类幼儿园10所。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渐趋合理。通过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薄”、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等,缩小区域内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基本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加强薄弱学校师资建设,新招聘教师被优先安排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优先安排薄弱学校校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专业技能。2014年中考,蒙城县优秀率、及格率持续位居全市第一。11月份,蒙城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着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定期到6所普通高中学校察看教育教学秩序,召开教育质量提升专题座谈会,为高中教育发展把脉。县教育局紧抓提升质量核心,科学制定规划,建立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教师表彰奖励等各项管理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名优教师培养工程,落实“严、细、实”的学校管理,建立优秀生成长档案。高中入学率大幅提高,高考本科达线率稳中有升。蒙城八中成功争创市级示范高中,蒙城六中争创省级示范学校通过市级评审,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充。

职业教育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全面整合县职高和亳州汽车工业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职高,重组职业教育中心;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育特色品牌专业,培养学生主动就业创业的能力,形成“一校两区、优势互补,全县联动、全面提速”的职教发展新格局。在县财政1200余万元实习实训设备资金的支持下,县职教中心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2014年职对口升学考试,蒙城县共有97人考取本科院校,占全省职对口本科招生计划的6.2﹪,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国家级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819亩的职教园区已完成初步规划,即将破土动工。

加大治理,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蒙城县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行动,强化整治成效,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加大安全治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加大中小学校园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做好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工作,确保保持安全稳定的工作局面,为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不断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杜绝擅自立项收费。落实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治理工作责任体系,加强对中小学校收费管理,重拳治理面向中小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制止教育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行为。充分发挥治理教育“三乱”联席机构作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究”。

规范招生行为。蒙城县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教育、纪检、公安、房产等19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招生工作。坚持依法招生,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控制大班额,坚持统一要求,透明入学政策。杜绝权力招生、金钱招生、人情招生等现象。严禁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严格执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高中“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规定,做到招生计划、招生办法、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公开透明。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教育局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完善机关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继续开展“先进科室大家评”活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在“教育强县”争创过程中,蒙城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攀升,一批办学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先进学校拔地而起,一批省、市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一批又一批学子尽情沐浴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特约通讯员:于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