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活水,注入脱贫动力

27.09.2018  08:16

  “第一次向村里递交申请贷款后,没过几天就拿到5万元扶贫贷款

  “还有龙虾吗?我要订20斤。”眼下小龙虾市场已进入销售淡季,定远县张桥镇高塘村脱贫户王德义仍然不断接到订购电话。

  9月16日傍晚,高塘村一处浅水塘边,一笼笼鲜活的小龙虾在细雨中出水。王德义的额头上汗水夹杂雨水,干劲十足,忙着提笼、倒虾、装盆。跟记者聊起扶贫贷款对自己的好处,王德义打开了话匣子:“扶贫贷款助我一臂之力,我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前些年,王德义一家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生活过得很艰难。妻子患病后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看病,王德义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一屁股的债。不幸的是,妻子还是去世了,他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经村里评议,王德义家成为低保贫困户。为摆脱贫困,王德义想到从事养殖。 “可惜当时没有启动资金,只能作罢。”王德义向记者直摇头。

  2015年以来,定远县先后设立“劝耕贷”“农户小额贷款”“农机具贷款”等10余个贷款品种,精准满足贫困户的多种需求。该县将借贷贫困户年龄放宽至65周岁以下,取消低保和五保贫困户不能贷款的条款,实现“应贷尽贷”。王德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回忆说:“第一次向村里递交申请贷款后,没过几天就拿到5万元扶贫贷款。

  扶贫贷款为高塘村产业扶贫注入动力。王德义用贷款养殖小龙虾,而同村的脱贫户王家忠则用贷款养猪。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清理完猪圈里的猪粪后,他又用自来水冲刷猪圈的地面。

  “如果没有当时的3万元,就没有我的现在! ”王家忠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家养了6头能繁母猪,存栏14头仔猪,基本上每月都有母猪产仔,平均每窝仔猪收入2000多元,行情好的时候能收入4000多元。

  “及时跟踪扶贫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贷款‘用得好’

  “在申请贷款之前,我就考虑到养猪了。 ”谈及养猪,王家忠说得头头是道,“我以前养过猪,有些养殖经验。跟帮扶干部商量后,他们都支持我。现在有了本钱,我想好好干一番。

  两年前,王家忠可不是现在这种精气神。他的妻子有残疾,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种粮食,收入少,外出务工,又不能顾家,家庭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来气。

  “村民想发展,我们就应该帮。 ”高塘村支书许从龙说,“及时跟踪扶贫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贷款‘用得好’。此外,我们还组织养殖专家、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子,手把手教授贫困户养殖技术。

  “我现在是跑在致富的路上! ”王家忠感慨,在多方的帮助下,他用3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建猪舍、进仔猪、买饲料……当年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再加上产业补贴、教育扶贫补贴,他家终于摘掉贫困户帽子。

  “现在的政策真好,各级政府都在帮我们。 ”王德义说,“政府补贴贷款利息不说,还给产业补贴,帮我们找买家。我先后流转了60亩土地搞种植,流转了20亩土地建起了龙虾池,今年脱贫已经没啥问题了。

  当地充分发挥用好扶贫贷款的“输血”功能,激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许从龙说,村里大力推行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和群众自身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的“四带一自”模式,构建了“N+贫困户”帮扶体系,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扶贫贷款的效益。2017年度,全村项目覆盖率达90%。

  “有了扶贫保险,贫困户遭遇意外再也不用自己扛

  在高塘村,杭守翠自立自强的故事家喻户晓。记者碰到杭守翠时,她戴着安全帽,刚从工地回到家。这时,她懂事的孩子已经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子。 “没有扶贫保险,我估计很难挺过那一关。 ”经历丧夫之痛后,杭守翠对未来的生活仍然充满期待。

  前几年,杭守翠压根不知道扶贫贷款保险是咋回事。命运让这个贫困家庭更加艰难,她的丈夫陈华忠在一次务工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家中顶梁柱的坍塌,让她深感压力巨大。村里有人议论:她丈夫生前欠下的5万元扶贫贷款,该咋还? “虽然家穷,但我们欠钱不能赖账! ”杭守翠回答。

  高塘村支书许从龙说:“其实,陈家遭遇变故前,政府已经帮其购买了保险,他的5万元贷款由保险公司赔付农村商业银行。

  定远县出资为获得扶贫贷款的贫困户购买“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鼓励、支持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购买政策性农产品保险。 “县里还为全县所有贫困人口统一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险公司还赔付了杭守翠家24000元,这样的话,她家的压力就减轻了许多。 ”许从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赔付账。

  为筑牢信贷风险补偿金保障,定远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列支设立扶贫贷款风险准备金,不低于发放扶贫贷款额度的20%,动用后及时补足。 2016年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1100万元,2017年为4278.71万元,目前共已追加至5378.71万元。

  “有了扶贫保险,贫困户遭遇意外再也不用自己扛。 ”许从龙说,“这就相当于为贫困户和脱贫户建立了一张防范致贫、返贫的保障网。 ”(记者 夏海军)

   ·记者手记·

  “贷得到”还要“用得好

  从“贷不到”到“贷得到”、从“贷得到”到“用得好”,定远县在实施扶贫贷款过程中,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注入了源头活水,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成功的背后,体现了“扶一把”“送一程”的帮扶实效。

  脱贫攻坚实施以前,受政策等因素影响,不少贫困群众贷不到款。即使贷到款,因为没有做好引导和帮扶,也有可能让扶贫贷款成为“打酒钱”。究其原因,除了内生动力不足外,关键是贫困群众找不到合适的产业。

  众所周知,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发展产业难度较大。就金融扶贫来看,切不可让贫困户“应贷尽贷”就自感功德圆满。定远县在贷款给贫困户后,对其跟踪指导,引导发展适应性产业,此举可鉴。要想从“贷得到”到“用得好”,就要继续发挥帮扶作用,在及时给贫困群众贷款后,还要“送一程”。因户因人施策,强化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让其掌握种植、养殖的技术,从而让产业扶贫更有底气。

【专题】精准扶贫 安徽打响“脱贫攻坚战”

原标题:金融活水,注入脱贫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