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国:打赢脱贫攻坚战 财政资金必须精准发力

20.04.2016  11:16

      “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出一份力,尽一份责。”日前,安徽省财政厅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开展“脱贫攻坚与财政精准扶贫”专题理论学习研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研究谋划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会议现场采访时得知,“十二五”期间,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财政扶贫总投入133亿元,其中120亿元来自省以上投入,占90%以上,带动全省贫困人口从790万人减少到310万人,有力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水平。

      资金投入好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弹药库”,投入跟不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一场空谈。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资金投入没有较大规模增长,政策就无法落到实处。而且,此前扶贫资金大多采取“大水漫灌”式的方式,精准度不够。

      为做好新时期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安徽省财政厅先后赴广西、贵州、河南等地学习取经,赴宿州、六安、安庆等市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召开市县交流座谈会,在认真总结、充分借鉴、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安徽省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截至目前,全省已落实2016年专项扶贫资金55.9亿元(含中央12.3亿元),比去年增长了近70%。省财政已安排扶贫资金16亿元,较上年增长60%。

      为了使扶贫资金的使用更加精准,安徽省财政厅还制定了《脱贫攻坚统筹整合项目清单》,将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108个涉农项目纳入统筹整合范围,整合资金54.2亿元,占108个项目资金总量的51%。此外,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为贫困户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贷款发展生产提供支持,确保“两权”抵押贷款政策落地。推广吴寨经验,将财政涉农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群体,使财政资金变成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股金,参与年底分红,直接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学习借鉴外地土地“三权分置”经验,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采取“基本分红+二次分红”的收益方式,使贫困户直接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会让财政干部感受幸福、体现责任,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做到雪中送炭。”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建国在会上发言时指出,开展“脱贫攻坚与财政精准扶贫”专题理论学习研讨,既是学习会,也是教育会,财政干部要认真对照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调度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履行财政的管理责任、督导责任、推动责任和支持责任,确保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厅内和市县财政部门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把解决问题与贯彻精准结合起来,在精准识别目标、精准执行政策、精准整合项目、精准使用资金上狠下功夫,真正把精准理念和方法贯穿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切实做到精准发力、靶向治疗。”他同时要求财政干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分级分层分类压实责任,细化实化作战图、责任书、时间表,把压力传下去、把责任落下去,形成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