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女子被拐44年后回乡 讨回本名让自己归根

27.11.2015  19:18

  4岁那年,张岩跟着妈妈去医院,途中被人贩子拐走。44年后,始终未放弃寻亲念头的张岩,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归乡后,张岩第一件事就是要回自己的这个本名。就在前不久,肥西县紫蓬山派出所民警耗费了大半年的努力,帮她达成心愿。

  4岁时不幸被人贩子拐走

  这个先悲后喜的故事要从44年前说起。那一年的一天,对于潘从珍来说,是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家住肥西县紫蓬镇燎原社区的她带着4岁大的三女儿周本梅去县人民医院看病。

  看完病后,母女二人赶到上派车站准备回家,潘从珍去上了个厕所,周本梅就在外面等妈妈。前后也就几分钟的功夫,待潘从珍出来时,女儿却不见了。可怜的母亲又恨又急,把不大的车站里里外外找了个遍,就是没有女儿。

  后来的故事,正如大家预想的那样。孩子丢了,犹如一颗响雷,炸蒙了周家,全家老老少少全部出动,四处寻人。遗憾的是,小周本梅早就被人贩子带离了合肥。44年来,周本梅一直没有下落。

  因为自己不小心,把孩子弄丢了,潘从珍当时后悔得恨不得杀了自己,但是考虑到还有其他孩子需要照顾,三女儿生死不明,自己必须要好好活下去,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女儿,“就是到我死,我也会一直去找她的。”

  想了44年母亲把眼睛都哭瞎了

  今年71岁的潘从珍视力下降得很厉害,特别是右眼,几乎失明。回忆起这44年她寻女的经历,她忍不住哭了,“这些年哭得太多了,这右眼就是哭瞎的”。

  从孩子丢失的那时起,潘从珍就开始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女儿的下落,但是每一次都是失望,始终没有女儿的消息。“那时母亲几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后来右眼就失明了。”潘从珍的大儿子周本华说,母亲就是想念妹妹,活活哭瞎的。

  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虽然一直没有周本梅的消息,但是全家人从没有忘记她。逢年过节,家里的气氛也都不像别人家那样喜气洋洋的。“别人家都团圆了,我们家年年都少一个人,母亲都吃不下去饭,就担心妹妹在外面受苦。”周本华说,全家人都没有放弃希望,一直在想办法寻找妹妹的下落。

  44年后家人相见一眼认了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本华也长大成人,成了家中顶梁柱,也挑起了寻找妹妹的大梁。为了帮母亲完成心愿,他通过各种办法,一直在打听妹妹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10月15日,周本华听到了一个让全家人振奋的消息。

  “有一个50来岁的妇女在肥西县寻找亲人,而且说自己是1971年时在上派车站被拐走的。”得到这个消息时,一个三尺男儿激动得嚎啕大哭,虽然还没验证,但凭着直觉,他已经预感到,这位妇女就是自己已经丢了44年的妹妹。

  周本华很快联系上了这位妇女,并且和她约定在合肥见面。当天上午,周本华带着母亲见到了周本梅和她的丈夫。虽然几近失明,潘从珍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女儿,认亲现场哭声一片。随后,为了进一步核实,双方来到安徽省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亲子鉴定,最终确认了潘从珍和张岩为母女关系。

  虽改名换姓心却一直未离开

  见面后,潘从珍才真正得知女儿当年是被人贩子给拐走了。几经磨难,周本梅最终跟着养父流落到了萧县境内,养父将其抚养长大,她也一直留在萧县上学、结婚、生子。周本梅也改了名,叫张岩。

  被拐时虽然只有4岁,但周本梅还一直残存着一些记忆,她一直记得自己的家在肥西,那里有自己的家人。长大后,虽然日夜记挂亲人,但怕养父伤心,她一直不敢问养父当年的事情,而是偷偷地在寻找。

  后来,养父去世,临终前说出了真相。周本梅这才知道自己当年是在肥西上派被拐走的,随后便带着丈夫来到肥西寻亲。见到母亲、哥哥的那一刻,周本梅躺在妈妈怀里,哭出了积聚了44年的委屈:44年“背井离乡”,44年坚持收到了回报。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讨回本名

  与亲人团聚后,一个要恢复自己本来身份的愿望,在周本梅的心里愈发强烈。“落叶归根,我终于找到了妈妈,我要恢复自己的本名,这样我才感觉真的回家了。”2015年4月,张岩和母亲一起来到肥西县紫蓬山派出所,向民警求助,帮她恢复原籍,拿回本名。

  被拐后再恢复原籍和原名的情况,在紫蓬山派出所尚无先例。但是考虑到张岩的情况比较特殊,民警也非常理解和同情周本梅的遭遇,大家决定一起想办法帮她。

  随后,社区民警多次走访调查,并通过当事人的笔录材料、亲子鉴定、知情人证明材料、社居委、镇政府证明等证据证实,张岩本名为周本梅。民警又赶赴萧县调查、销户;2015年9月,张岩恢复原籍的请求被批复。

  就在这个月初,周本梅终于在肥西县燎原社区补录上了户籍。至此,她可以扔掉饱含着悲伤和泪水的“张岩”,找回了自己。在周家人和街坊们看来,要回了本名,意味着那个当年不小心“迷路”的小不点真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