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区启动“聚能工程” 用文艺的方式传播正能量

19.12.2016  21:04

包河区“创能工作室”、方兴社区“滨湖能量站”正式揭牌

向聚能工程“创能工作室”首批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展现滨湖新区十年建设成就的歌舞《来到滨湖

根据杨泽田老人事迹创作的节目《听讲课

12月19日下午,包河区“聚能工程”启动仪式暨首批创作文艺节目展演在滨湖康园群众大舞台举行,该区区创能工作室、和方兴社区滨湖能量站也于当天正式揭牌。

启动“聚能工程”,是包河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区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省委“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区委“三做四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包河区“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探索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项目化、具象化、生活化的创新举措,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艺术化的手段,取材身边人、身边事来引导树立良好风尚,从而在全社会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

文艺如春雨  润物细无声

“聚能工程”是包河区探索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项目化、具象化、生活化新路径。以成立区级创能工作室为内容创作平台,以方兴社区建设滨湖能量站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六个一”聚能项目建设,通过核心项目、代表作品和重点阵地的打造,将党的思想建设创新与社会治理工作紧密结合。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升本区域意识形态工作软实力,正确阐释好、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融媒体中心建设为抓手,聚焦党的领导和政治制度,守好拓展各类阵地,创新方式方法,借助社会、技术、创意的力量,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影响力、传播力和凝聚力;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驱浊扬清,引领社会潮流、增进社会价值认同,激扬共同理想的正能量;整合资源,多元参与,汇聚各方力量,实现共建共享。力争通过1到2年的试点工作,探索出一条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创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品牌,进一步巩固党的基层组织思想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包河区打造“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提供强有力的舆论环境、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文艺应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讲好包河故事,传播包河好声音。包河区作为安徽第一文化强区,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希望通过实施‘聚能工程’,把各类文化资源充分整合交相辉映,真正发挥文艺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包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红介绍说。

实施“六个一”项目筑牢基层文化平台

2015年3月,以“说百姓故事,聚社区能量,扬时尚新风”为宗旨,包河区方兴社区滨湖能量站正式成立,逐步探索用文艺的方式传播基层思想文化。自成立之日起,滨湖能量站便致力打造首善方兴集聚、释放和传递正能量的综合平台,其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平台,更是传递社会正能量、抢占基层文化阵地的一个亲民载体。滨湖能量站的组织架构由“两库六中心”组成。“两库”为:创智库、能人库。“六中心”为:志愿服务中心、项目中心、活动中心、智慧风暴中心、全媒体中心和群众文化中心。其中,创智库为滨湖能量站的“大脑”,其下辖智慧风暴中心、全媒体中心、项目中心。能人库为滨湖能量站的执行机构,其下辖志愿服务中心、活动中心、群众文化中心。

“聚能工程”启动后,包河区将按照“六个一”的标准开展建设,唱响主旋律、筑牢正能量。

1、培育一批“理论宣讲”活动品牌。坚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论武装,着力增强干部群众对党的理论和创新成果的自信和认同。着力解决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问题,用群众语言传播群众关心的人和事,把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结合,提高宣讲效果。创新理论宣讲形式,创建“名嘴微课堂”理论宣讲品牌,利用创能工作室智库资源,制作宣讲微课本,邀请民间、高校、社科宣讲名家进社区、下地头进行宣讲。继续培育以杨泽田为典型的“理论政策下社区”、“百家讲堂联盟”、“五大员”等理论宣讲工作已有品牌。以核心项目、代表作品、重点阵地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学习载体,发挥新媒体优势,创建包括事迹报告团等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品牌,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推进品牌落地生根。

2、夯实一批新闻舆论引导阵地。

坚持党管媒体,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深度整合区域内现有报纸、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媒体资源,通过《包河》报、包河广播电台改版、《滨湖新闻》扩版,支持巩固现有传统阵地,努力提升主流传统媒体阵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进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顺应互联互通互动要求,加快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借助新媒体采编系统,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系统生成,多元传播。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逐渐形成引导社会舆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力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