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国谈发挥财政作用支持三农发展

10.03.2017  02:05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7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安徽省财政厅将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在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创新财政体制机制、完善财政政策措施,促进安徽农业生产向质量效益型和生态友好型转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罗建国称,首先要强化大局意识,增加财政三农投入。坚持将三农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切实做到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结构更优化。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按照“保重点、压一般”的原则,在预算源头归并整合涉农专项资金,推广贫困县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经验,进一步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充分赋予市、县统筹安排涉农资金的权力。

其次要强化问题意识,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布局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专用品牌粮食补助等项目,促进中高端品牌粮食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供给;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能力。

要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推动三农领域创新。将深化改革作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实施一批三农领域的重点改革。按照中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大支持力度,支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支持实施好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要强化市场意识,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将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作为拓宽三农投入渠道、增加三农投入的重要途径,构建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加快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农业担保业务在农业县(区)力争实现全覆盖,担保放大倍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重大涉农项目实行绩效评价全覆盖。建立健全“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结果有运用”的财政绩效控制体系,实行奖优罚劣,对于绩效评价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