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网络案件侦办专家支招如何防骗:骗子会“因人施招”

14.09.2016  14:40

   中安在线讯 电信诈骗有何明显特征”、“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第三届安徽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9号正式启动,日前,安徽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网侦一队队长冯小林作客中安在线演播室,就“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为话题,向广大网友支招解惑。

  “今年6月份,互联网信息统计,中国的网民有7.1亿,其中手机端的网民大概有6.56个亿,相应的伴随着涉网的一些犯罪也就越来越多”,冯小林介绍,2009年安徽省涉网络犯罪案件约为900余起,2012年增加到1300多起,而2015年达到3170起,今年到截至目前为止,已经突破了这个数字。

  随着最近大学生徐玉玉因电信诈骗死亡事件的发酵,电信诈骗重新引起社会的重视。冯小林分析说,每年开学季之前,针对学生的这种诈骗犯罪都会呈现高发态势,犯罪贩子除了以发放助学金实施诈骗以外,招兼职刷信用诈骗类型也很多。

  “这个方法很简单,把一个大学生招来之后,让其到指定的网店上买东西,买一百块钱,立马返一百零五给你,你再买一百块钱,再返一百零五给你,这样积累下来之后,大学生对骗子就信以为真了。然后,骗子就说这样很麻烦,干脆你买三千块钱东西,我一并返给你三千三百块钱,失去戒备的学生立即转账三千块钱过去,后果大家可以想象,骗子消失了。”冯小林介绍说,不久前,淮北市公安局侦破了一件此类型电信诈骗案件。

  有着多年网络侦查经验的冯小林认为,“跨区域”是网络犯罪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其次就是分工的精细化,犯罪嫌疑人为了能够使犯罪成本最低化、效率最高化,他会在互联网上网罗一些同伙,所以说一般的网络犯罪案件都在网上有一个比较松散型的团伙。

  “还有一类网络诈骗比较隐蔽,受害人有可能受害之后,他自己都不知道被骗了”,近期滁州网安支队破获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投资期货、投资贵金属、投资原油,投资平台实施诈骗,比如说突然间朋友圈里面多了一个白富美或者高富帅,每天这些人他晒一些豪车、豪宅,名车、豪宅,偶尔穿插一两张K线图。时间久了,他就会推荐这种投资平台。

  投资平台其实很简单,使用的这种软件,从界面上看跟市民日常炒股看不出任何区别,然而这种平台下自有的一种产品,引导市民去投资,在投资的过程中,平台还会给予一对一的辅导,而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之所以把它定义为诈骗,冯小林介绍说,因为投资者在这个平台上亏了多少钱,平台就会挣到多少钱,事实上,投资者的资金根本没有进入到国际期货资金平台,而是在诈骗者的帐户里。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一种诈骗形式,受害者没有接到电话或者短信提示,突然发现银行卡里的钱都不见了。冯小林告诉记者,这属于新型犯罪形式,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有链接的短信,比如称儿子结婚了,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电子请帖。还有一种就是更可恨方式,上面写着我跟你老婆的视频,想看的话点击一下。发送方也有可能是伪基站,也有可能是通过网络平台,一旦点击之后,手机就中了木马病毒,机主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及相关其他信息会被瞬间窃取,而犯罪分子便会利用窃取来的信息进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以来就打击电信诈骗,安徽省公安厅共开展了七项专项行动,比如说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打击伪基站专业行动、打击网络犯罪等。”冯小林说,除了公安机关的打击以外,还请广大网民能够提高防范意识,针对网络终端这种犯罪,遵守“三个一律”,一是陌生的链接一律不要点、二是非正规网站一律不要上、三必须要留的个人信息一律不要留。

  “目前骗子狡猾到一定程度了,他会针对你的个人信息,不同的人编不同的剧本来进行诈骗”,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谨慎、谨慎再谨慎,遇到我们需要资金转款,或者是涉及到资金的时候,要核实、核实、再核实。”冯小林介绍说。(记者 黄娜娜)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黄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