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主业”监督问责

05.08.2014  07:15

  日前,省纪委驻文化厅纪检组对厅直各单位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各单位贯彻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情况。这是驻文化厅纪检组认真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三转”工作,注重履行监督职责的举措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主业主责,凝神聚力强化监督,有力推动了全省党风廉政建设。

  清理“副业”,强化监督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进“三转”工作,进一步明确自身“监督的再监督”角色,退出职能部门具体事务,从配合参与转为执纪查处和问责,着力监督主责部门履职情况,聚焦自身主业。马鞍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对参与的116个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两轮清理,取消或不再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98个,清理后仅保留18个,清理率达84.5%,做到协调不代替、牵头不包揽、参与不干预。部分派出纪检组负责人则主动“放权”,不再分管具体业务工作,集中精力从事执纪监督,“种好责任田”。

  “点穴”问责,提高监督精度。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涉及违纪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回应,采用“点穴”式手段严厉监督问责。针对百姓关注的政府“三公”经费问题,淮北市纪委联合财政、审计部门对44家市直单位公务接待情况进行集中检查,与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今年上半年,驻财政厅纪检监察室对收到的信访举报和政风行风热线投诉全部办结,提升了财政纪检工作的监督力。部分驻省直单位纪检组还深入基层走访、调查,“点对点”监督。据了解,仅针对社会关注的“节日腐败”,省纪委就多次组织全省范围内的专项明查暗访行动。

  发动群众,拓展监督广度。政府热线、纪委网站、微博……我省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充分挖掘自身监督力量,一方面加强与其他部门联动、互动,并积极发动群众举报监督,拓展线索渠道,不断增加监督广度。合肥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唐明德告诉记者,该局每月汇总“12345”群众投诉,从中发现线索,加强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成效明显。铜陵、安庆等市纪委积极通过网络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并适时与网民开展面对面交流,促进群众信访投诉受理工作。部分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开通了政务微博,与群众互动,受理群众举报。

  建章立制,提升监督成效。加强反腐败制度保障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也是纪检监督取得实效、长效所必需的。省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省纪委狠抓制度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积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建章立制,努力提升监督成效。阜阳市纪委成立管理室,出台约谈派驻(出)机构负责人工作制度,通过建制度加强对派驻(出)纪检机构的组织领导,做到管理工作具体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芜湖市纪委制定完善案件工作考核和线索管理办法等,将下级纪委查办的大案要案,实行上提一级,排除人为干扰和阻力。财政、税务、教育等系统纪检监察部门纷纷根据自身监督对象特点,制订规章制度,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