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民称“合同网速”打折扣 专家:承诺的网速鲜有兑现

21.10.2014  16:33

 宣传高速宽带的海报

  “4M宽带720元一年,1200元两年;10兆宽带960元一年,1600元两年……”办理宽带服务的市民遇见过这样的报价表吧。带宽越高收费越高,办理时间越长优惠幅度越大。但是10月19日,市民黄小姐投诉称,她办理的4兆宽带,居然在玩斗地主、打麻将等小型游戏时频遭卡牌。

  宽带会“短斤少两”吗?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说,受客观因素影响,消费者几乎不可能百分百享受到掏包购买的合同网速。

  市民:4M宽带玩不了斗地主

  “宽带不宽,承诺的高网速全是坑爹!”说起宽带,市民黄小姐有一肚子牢骚。今年9月,她和同事搬入全椒新村小区。因为出租房内无宽带,从事电子商务的她们商量后决定新安装一年宽带。“4兆宽带,660元一年,还送一台无线路由器……”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宣传资料,黄小姐被这款低廉价格的优惠套餐吸引,立刻决定交钱安装。

  “我们平时上网只是浏览下新闻,玩玩斗地主、麻将等小游戏,最多看看电影,没必要安装价格高昂的光纤宽带。”可让黄小姐没想到的是,装上宽带不到一个月,她家的网络就出问题:网页难开、电影始终在缓冲界面、玩游戏只听声音响不见画面动。“上网斗地主最郁闷,好不容易抢到桌,出牌却十分卡。有次,我出了一张牌,等我上了一趟厕所回来,牌都还没打出去。”

  为此,黄小姐多次联系客服上门调试网络,情况却始终未好转。即便面对黄小姐的质疑,客服人员也坚称:“网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提供的只是平均下载速度,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能达到的。”

  运营商:可用测速软件当场测速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内宽带市场选择众多,除了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家基础运营商之外,还有长城宽带、鹏博士宽带及有线宽带等二级运营商“分羹”。经过市场走访,记者发现同等级宽带情况下,基础运营商每年标价比二级运营商略高,且相应的附带赠品也较少。以4M家庭宽带为例,联通报价660元/年,移动报价600元/年,电信报价720元/年。相比之下,该价格可在二级运营商长城、鹏博士等安装10M宽带。而一些二级运营商甚至报出百兆家庭宽带套餐,千元不到的价格加上数种赠品让人难免心动。

  记者以新开户为由,拨打了长城宽带的客服电话。一名自称是销售区域经理的工作人员表示安装完毕后,可使用测速软件当场测速,“不满意可不付款。”记者提出房间大小及租客人数,该经理极力推荐“50M”的家庭宽带套餐。“办理50M的二房东可多了,你到小区打听下就知道,一年才880元。要是你房子签三年的话,宽带三年价格才1700元。我们工作人员安装后当面测速,正常情况下,50M宽带的网速可以达到至少每秒3M。”

  就同一问题,记者从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处得知,网速能否达到理想状态要看网线接入端。“4M宽带的接口是ADSL,网速受影响较大。100M的接口是e8-CPON,网速基本不受影响。”

  实验:五个测速软件结果不一

  运营商以软件测速来保证服务,可测速所用的软件是否真的靠谱?在同一情况下,记者先后实验了六种测速软件,却发现软件所得数据相差甚远,有些软件甚至连IP地址都测错。

  记者所办理的宽带为电信20M的智慧家庭套餐,所用接口是e8-CLAN。10月19日下午,记者将家中其他电脑关闭,单独用网线连接笔记本电脑。从电信客户端数据显示,该时间段986KB/s。随后,记者连续用六款网上测速软件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分别为:242KB/s,29.96MB/s,2.3MB/s,637.3KB/s,1282.5KB/s,31KB/s。从这些数据结果所看,相差距离最为悬殊的是31KB/s与29.96MB/s,两者相差约989倍。更令人难以信服的是,其中一款网络测速器还将IP地址测定为“北京联通”。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由于无法证实自己对网速的怀疑,只能用宽带运营商推荐的或者网上公开的测试软件进行测试。软件测试所得的结果是否能成为判断依据呢?就此问题,清华大学网络研究专家进行实验后发现,这些网络测速软件自身存在设计缺陷,所测结果不可信。“软件所使用的P2SP测速方法,会选择一些同样安装了这款软件的其他连接节点来进行测速,只要其中有一个节点存在同一子网里面,它的链路质量就非常好,测得的网速就可能超过了运营商所提供的那样一个带宽的水平。”该校副教授诸葛建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360自带测速软件存在问题,测试结果会被轻易干扰。”

  专家:承诺的网速鲜有百分百兑现

  根据国家工信部的达标算法,下载速率应该是签约速率除以8再乘以0.9,只有达到这一下载速率的才是合格产品。以10M宽带为例,下载速率必须达到1.125M以上才算合格。近日,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发布了一份《2014年北京地区网速测评报告》。调查报告对于10M用户的下载速率进行统计对比发现,能够达到工信部所要求达标速率的运营商仅有北京联通和北京电信两家。

  面对如此市场环境,市民掏包购买的宽带套餐是否货真价实呢?为此,记者联系咨询了中国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鲜有享受到运营商承诺的网速服务。“要想百分百实现合同上的网速,只可能是点对点的传输,但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遇见节点,这些节点都会或多或少地分割网速。”

  【相关链接】

  全国性宽带速率监测体系初步建成

  由多家宽带企业联合建立的全国性宽带速率监测体系已初步建成,这一体系包括宽带速率测试标准、企业与第三方测速平台组成,将会定期发布全国宽带速率报告,以及其他监测数据。对此,业界认为,全国性宽带速率监测体系的建立,将使宽带速率情况透明化,进一步规范宽带接入服务,并有望对提供“假宽带”的接入商造成冲击,使其最终被市场淘汰。

  据介绍,全国性宽带速率监测体系由中国网通等企业发起成立,目前这一体系的宽带统计分析平台已完成与参与测速的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对接,可实现全国宽带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呈现。这一体系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预计今后将每季度发布全国和各地区的宽带速率情况。 (据《经济参考报》201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