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线索 ——某公租房挪做拆迁临时安置房使用审计案例

24.11.2015  12:54

一、案例背景

住房是人生存之所,发展之基。古人云,“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俗话说的好,“安居才能乐业”。在房价高居不下的今天,保障性安居工程这项民生工程能否落到实处,惠及民众,对于有效解决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住有所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12月,根据审计署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对某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在摸清该地保障房总体情况的同时,突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

二、审计过程、方法及成果

(一)基本思路

在吃透保障性住房的分配、运营、使用、退出和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核查、随机抽样及民访等方法,对已竣工的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查,重点揭示建设、管理等单位或保障对象将保障性住房出售、转借、出租、用于商业经营、办公宿舍等违规处置和挪作他用问题。

(二)取得的资料

分别从建设部门和房管部门取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包括通过新建、改建、购买、租赁等方式建设、完成、移交、使用和可用于分配的保障性住房数量、配售配租、租金收缴等相关明细资料。

(三)审计步骤与方法

1. 审阅资料,明确重点。 从建设部门和房管部门获取保障房建设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以前年度该区共投入保障房652套。其中:廉租房412套,已通过摇号定位方式进行了配租;经济适用房240套已对外出售。2013年,该区基本建成保障房550套,包括公共租赁房388套,经济适用房72套,棚改完成90套。

2. 细心观察,发现疑点。 审计人员进一步查阅2013年基本建成的550套保障房项目建设资料时发现,某公租房项目388套,于2013年4月竣工,9月交付。截止审计时,该公租房暂未投入使用。且该公租房恰好位于审计人员回家必经之路。经和房管部门工作人员交谈,审计人员进一步确认工业园区内紧邻的两栋多层、一栋黄色小高层即是该公租房。然而,在多次路过该公租房时,细心的审计人员发现,已安装的窗帘、电视天线、偶尔晒在窗台上床单被褥均显示该公租房已有人居住。难道该公租房已经分配使用了?

3. 仔细调查,谨慎求证。 带着疑问,一方面审计人员对该区2013年公租房分配工作进行进一步核实,由于该公租房项目于2013年9月才交付使用,2013年并未进行该公租房申请分配工作,2014年申请分配工作也暂未进行;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对历年保障房的租金收缴工作进行核查发现,房管部门曾于2013年10月和11月,收到该公租房项目租金35.37万元。再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审计人员确认入住人员为某化工产业园拆迁未安置人员。此时,审计人员基本确认,此项目中的公租房并未按照正常程序分配使用。

4. 弄清事实,准确定性。 带着已取得各项证据,审计人员和房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并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到某化工产业园于2010年12月获省政府批准建设,2013年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有两个社区1200余户全部在拆迁范围内。2013年8月底,两社区的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但产业园配建的拆迁安置房才处于动工阶段,预计2016年10月基本建成。两社区部分被拆迁户选择就近租房或投靠亲友解决临时居住问题,部分被拆迁户无处可去。为解决这部分群众无房可住问题,经化工建设项目指挥领导小组和该区政府研究,将2013年未分配的公租房暂用于拆迁安置过渡使用;并预收369户18个月租金35.37万元,用于小区物业管理费、日常维修、维护及临时设施添置等费用。

(四)审计成果

最终,审计认定该388套公共租赁房被挪作化工产业园拆迁安置过渡房使用这一事实。

2014年6月,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成立联合督查组,对2013年全省保障房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进度进行督察。督察组重点对该公租房做临时安置房使用这一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督查。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同时,该区政府做出整改承诺:一是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二是腾出的公租房租给建设外来务工者,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保障民生的作用的。截止2015年9月,该公租房已全部腾退并重新申请、分配和使用。

三、体会与启示

(一)充分准备,是审计顺利开展的出发点

明确审计目的、了解审计范围,做到有的放矢,为审计方案确定重点。

(三)突出重点,是提高审计效率的着力点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审计重心,询问和调查取证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审计质量。

(二)细心观察,是取得审计成果的突破点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精准确定审计疑点、发现问题线索,促审计出成果。

(四)熟悉政策,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关键点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准确把握好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正确、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