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十一:安徽中医药高专用“心”打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4.10.2015  12:42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以“青春·使命·奉献·成长”为主题,组织了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数百名师生奔赴各社会实践基地及部分贫困地区和城市社区,深入开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三下乡”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化下乡——热心传递温暖

为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传统美德,康复保健系、护理系爱心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开展爱心服务活动。在马塘敬老院,康复保健系同学们带着慰问品看望孤寡老人,老人们开心地与同学们聊天,同学们也把自己读书学习的经历和家乡的风土人情向老人们一一讲述,为他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令原本寂寞的敬老院充满了笑声笑语。在儿童福利院,同学们教孩子们画画、识字、作算术题,与他们聊天做游戏,并将事先准备好的文具、书籍、玩具等物品分发给他们,为他们带去夏日里的清凉。同学们说,扶贫助困不能仅停留在言语上,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他们要以实际行动传播尊老爱幼理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营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护理系网络知识宣传教育小分队走进中央城社区,向社区老人和儿童普及基本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志愿者教老人们QQ聊天、歌曲和视频下载,指导小学生上网查询学习资料,让社区老人和儿童体会到“网上冲浪”的乐趣。

卫生下乡——暖心赢得褒奖

各系暑期社会实践卫生服务小分队围绕“送医送药送健康”主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了送医送药下基层活动。护理系大学生卫生服务小分队由系团委书记王鑫老师带队,前往柏庄郦城社区开展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活动邀请附属中医医院骨科医生为社区老人义诊,同学们向社区居民发放卫生安全和健康养生宣传单以及防暑降温药品,并深入到居民家中为身体不便的老人测量血压,将健康的生活理念、科学的生活方式传播给大家。药学系卫生服务小分队来到弋江桥街道南街社区,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向社区居民介绍了常见中草药(枸杞、三七、丹参、天麻等)的好坏真伪鉴别、主要功效、如何使用以及药茶的功效和对各种疾病的防治效果。医疗系、康复保健系卫生服务小分队来到繁昌县平铺镇,为村民们提供针灸推拿、免费测量血压、颈肩腰腿痛中医手法诊疗等服务,接受高血压、高血糖等常见病防治咨询,并向高血压患者赠送了降压药。同时,志愿者们还深入农户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调查研究,向当地群众发放医疗保健知识宣传单和宣传手册200余份,受到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在无为县横塘镇,口腔医学系暑期社会实践卫生服务小分队的同学们为当地100余名小学生开展了口腔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向他们赠送了口腔健康预防保健用品。医药卫生服务下乡活动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也增加了职业认同感,同学们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为今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下乡——爱心点亮希望

7月,烈日炎炎,护理系支教小分队赴阜南县苗集镇刘寨中学开展为期4天的支教活动,同学们通过给孩子们宣讲“中国梦”的内涵,让贫困地区农村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知道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通过教孩子们简单的日常护理方法和太极拳、五禽戏,讲授日常礼仪、生活小常识,让他们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强身健体;通过脑筋急转弯、击鼓传花等游戏让孩子们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而孩子们的专注与欢喜也成为了同学们眼中最美丽的风景。在无为县十里乡,医疗系支教小分队向当地小学捐赠了文学、科普类读物以及小学生学习工具书1400余册,为学校援建“爱心图书室”,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为他们们献上了一份精神大餐。同学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村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让书籍点亮心灵,用知识润泽生命。

走出校园象牙塔,来到外面的世界,奔向广阔的社会,青春的光阴留给杏林学子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炎热的季节里,同学们在实践中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服务了社会,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收到了“展风采,出成果”的效果,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动力。希望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的熔炉里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成长为政治信仰坚定、医德修养良好、专业知识深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优秀大学生,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阎晶晶  特约通讯员:任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