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家长里短”民情入心坎 ——访省人大代表王磊[安徽日报]

06.01.2017  00:02

本报记者 李浩  “作为人大代表,就要把最基层群众的呼声和真实的问题反映上去,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可信的依据。”元旦假期前夕,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滁州市公证处主任王磊仍在认真修改自己今年即将提交的省人代会建议。

人大代表应该真实采集民声,为民排忧解难。 ”为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2014年7月,王磊在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利用自己从事公证法律服务,长期接触基层群众的优势,在滁州市公证处设立了驻滁人大代表活动室,每月定期开展人大代表接访活动,并主动对外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与邮箱。群众来找王磊,他都把他们请到人大活动室或者自己的办公室,一杯清茶、一句请坐、一张笑脸,耐心听取百姓的家长里短,为群众提供“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他将收集到的各种信访问题及时反映给滁州市人大,再由市人大转至市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办理。

小小活动室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能够倾听到民众的真正心声。 ”通过代表活动室的实践,王磊深深地体会到,群众提出的问题看似都是琐碎小事,但都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这一个个具体问题,把事情一件一件具体地落实,让群众看得到、听得见,才能称得上称职的人大代表。

调解解决纠纷,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还能极大地减轻群众的诉累。”王磊告诉记者,去年5月,滁州市公证处与滁州市南谯区法院合作,开展公证调解试点,在南谯区法院设立公证调解室,同时又将法官调解室引入滁州市公证处,实现无缝对接。公证调解室成立以来,针对一些诸如家事纠纷、邻里琐事、轻微交通事故进行情、理、法交融的耐心说服和调解,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减缓了法院的压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王磊针对公证处在多元化解中存在的问题又加大调研,准备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提出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的地方立法建议,以此推动该项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稿件来源:2017年1月5日安徽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