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隐患不可“遮遮掩掩”合肥或将制定三方通报制度

11.11.2016  09:33

  电梯隐患得不到解决,无疑是市民生活中的“定时炸弹”。11月10日,记者从合肥市第四季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了加强电梯维保监管力度,合肥市或将出台生产企业、执法部门、维保单位三方通报制度。

   今年电梯维保质量抽查结果出炉

  截至2015年底,合肥市办理使用登记的电梯数量多达4.4万台,而且已有不少电梯迈入“高龄”阶段。那么,合肥市的电梯究竟“保养”得怎么样?在会议上,合肥市质监局公布了2016年度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此次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自6月23日开始,持续到10月20日结束。抽查工作由市质监局牵头实施,委托市特检中心安排技术专家,辖区市场监管局安全监察人员配合,共同组成检查组实施。全市共抽查130台电梯,其中垂直梯121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9台。此次监督抽查的电梯维保单位所维保的电梯数,占到合肥市电梯总量的90%以上,可以说是一次大范围的“体检”。

  从抽查结果来看,130台电梯平均得分85.5分,中位数得分87分。不过,仅有5台电梯取得100分(满分)。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抽查中发现了电梯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共有85台电梯的使用单位存在注册登记资料不能提供或者未及时更新等问题;39台电梯的使用单位未按“一梯一档”要求建档或档案资料不全;部分电梯使用单位仍存在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无运行管理制度、紧急报警装置或应急照明无效等。

   电梯存在隐患或责任方将“露脸

  从全国范围来看,电梯“吃人”的教训时有发生,问题大多出在电梯维保不到位。为了杜绝电梯安全无人问津的情况发生,合肥市计划制定通报制度,对生产企业、执法部门、维保单位进行约束。

  我们的电梯真的万无一失吗?从维保情况来看,合肥电梯隐患风险仍然较大!市质监局抽查结果显示,有39台电梯的维保记录不全或者不符合要求,占抽查电梯30%;部分维保单位2台电梯得分相差很大,表明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落实。同时,此次抽查中共发现27台电梯的制动器抱闸检测开关无效,共有5台电梯制动器动力不足或者制动器边缘有油污,有14台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无效或者限速紧轮电气安全开关无效,共有24台电梯对重缓冲器距离与上级限不匹配或者缺上限,有13台电梯存在应急救援装置缺失或者盘车手轮检测开关无效。

  “从目前来看,我们对维保单位缺少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合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要求电梯维保要15天进行一次,但仍有不少维保单位没有做到。对此,合肥市正在考虑出台通报机制,一旦检查出电梯安全隐患,相关生产企业、维保单位、监管部门将在公众面前“露脸”。

   蜀山区数字监管平台年底建成

  电梯安全不能停留在纸上,如果不能精确掌握电梯的安全数据,电梯安全监管便无从谈起。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蜀山区今年将率先建立电梯安全数字监管平台,实现对电梯的全方位监管。

  “数字监管平台已经完成招投标,预计今年年底将建成。届时,将有覆盖整个辖区的基础性数据库。”蜀山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个数据库随时更新电梯信息,而且会具体到每个小区有几部电梯、电梯的型号是什么、电梯的运行状况好不好、维保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上次维保时间等。工作人员只需进入数据库,便能看到每部电梯最详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工作。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