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警方解密电信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 170成重点号段
正在办案的民警。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山东女孩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近万元后伤心欲绝,心脏骤停而死。虽然几名参与的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但是此事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8月28日上午,记者前往安徽省反电诈中心(安徽省防范打击电话网络诈骗犯罪快速反应联动处置中心),听一线反电诈民警深刻剖析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为您解密反电诈民警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案例
大学生中招“洪水补贴”骗局
今年安徽普降大雨,不少地方灾情严重。而不法分子又“与时俱进”地设计了一个“洪灾补贴”骗局。8月26日,省内一大学生报警称,自己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一家公司老总的电话,电话中对方称得知他们家中遭遇洪灾,现开学在即,公司打算给他捐赠一笔钱,供其上学。但领取补助需要在ATM机上进行操作。根据诈骗分子提供的方式,该大学生到ATM机上操作,导致银行卡内数千元被骗。
“其实这和恭喜您中奖了骗局一样。”民警介绍,这种骗局其实并不新鲜,犯罪嫌疑人先通过类似“您中奖了”的信息麻痹受害人,让受害人放松警惕。然后根据事先的剧本“话术”,让受害者深信不疑,进而泄露银行账号和密码或者直接操作转账造成损失。
骗子冒充“公检法”学生差点被骗12000元
近日,安徽一学生遭遇假冒“公检法”骗局,卡内12000元及时被止付。据调查,骗子冒充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称该名学生涉及一起刑事案件,现在需要对其账户进行冻结。电话里该生一直解释自己并未去过外地,更没有接触过违法犯罪人员。诈骗分子以“原来你也是受害人”为借口,让其自证清白,把卡里的钱转移到安全账户。
省反电诈中心拦截到这一线索后,立刻安排当地民警联系受害人,但该学生挂断民警电话,后民警用110指挥中心电话拨打,该生仍拒绝接听电话。后来民警辗转联系到该学生的父亲,让其父亲打电话劝阻,最终才止付12000元。
而案发当天,同一学校的另外一名学生也报警称遭遇电信诈骗。“诈骗分子一般会针对一些同一号段或者同一区域进行诈骗。”民警提醒。
为什么民警联系受害人,但是受害人却拒绝相信呢?民警解释,这也是诈骗分子“骗术”之一,诈骗分子往往会告诉受害者案件要保密,不能相信当地的公安和当地的银行工作人员,否则会泄露案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受害者遭遇诈骗后深信不疑,为了“躲避”民警的提醒,住到宾馆汇钱转账的原因。
解惑
学生被骗方式有哪些?
无论是领取补助,还是冒充公检法,都不算是很高明的骗局,为何却有人频频中招呢?“一般学生警惕性比较低,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往往比较容易中招。”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统计发现,学生被骗的方式,大致包括,网络兼职、冒充公检法、领取补助、开学机票改签、伪基站短信中奖或者银行网页升级、网购点击了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网上办理信用卡、冒充熟人等诈骗方式。
个人隐私怎么到了骗子手里?
新买了车子,立刻有人给你打电话推销车险和补贴;新买了房子,立刻有人打电话推销房屋装修和家具;孩子刚出生,立刻有人来推销保险,并且能说出具体的姓名。
近日,合肥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嫌疑人何某、胡某二人共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达8万多条。何某等人先从网上购买大量个人信息,然后又将已经获得的个人信息进行出售,导致部分公民的隐私在网上“裸奔”。
省公安厅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大部分不法分子通过搜索,网上购买个人隐私;而市民办理了通信、房产、办卡等行为,也容易泄露隐私,一些网络安全薄弱的地方,往往会引起黑客的攻击,进而成功盗取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进行贩卖。还有小部分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部工作人员私自非法倒卖个人信息。
[1] [2] 下一页 尾页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李文靖 高博 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