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计强音勾勒中国梦

24.11.2014  12:39
  •   2012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国梦”的阐述引发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反响,照亮了人民心中的理想。随后,刘家义审计长的《传承审计魂护航“中国梦”》又从审计所肩负的职责和所受的重托层面,深深思考了如何将“审计梦”融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事,同时也是当代审计人的事。作为年轻人,作为年轻的审计人,我们对推进实现中国梦责无旁贷。我们应当以“沧海一滴水,责任重如山。复兴民族业,我辈当勇先”的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奏响审计最强音,勾勒出中国最美梦。

    我们应当以品德为核心,塑造审计精神,推动实现公平正义中国梦。 总书记说“中国梦其实就是人民的梦”。由此可见,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保护民生、促进公正。审计人只有以品德为核心,坚守审计职业道德,才能将视角和重点放在为民谋利和为民谋福上。用审计文化立身修心,塑造审计精神,就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审计人员努力做合格“党员、公务员和审计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处理问题,促进民生改善,推动社会公正。

    我们应当以作风为基础,严守审计纪律,推动实现清正廉洁中国梦。 毋庸置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是炎黄子孙的伟大理想,而其想要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也就绝对离不开优良作风的保证。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风问题意义重大,其已经影响到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说到作风问题,也就绕不开反腐倡廉这个关键因子。审计机关在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腐败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是惩治贪污腐败、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工具。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审计人员,更要加强作风建设、严守审计纪律、恪守审计职业操守,做到干净审计、公正审计、独立审计,杜绝审计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继续发挥好审计反腐“尖兵”作用,推动政府清正廉洁。

    我们应当以能力为重点,勤练审计本领,推动实现经济富强中国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审计署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我们审计干部要想练就“火眼金睛”,就必须立足于促进国家经济政策贯彻落实,着眼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勤练本领,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业务能力,发挥好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适应新时期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满足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要求的新期待,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我们应当以业绩为导向,转变审计理念,推动实现制度创新中国梦。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中国审计也正处于传统审计逐步向现代审计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勇气、创新的姿态、创新的行动推动审计理念、方式、管理创新,以创新驱动制度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全方位提高审计能力,深化审计成果,实现从点上延伸,从面上分析,从微观层次入手,从宏观大局着眼,从检查揭露上多动脑筋,从处理、整改和规范上多下力气。通过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的深入挖掘,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扭曲、制度性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建言献策,发挥审计政策性、政治性、法治性和专业性较强的优势,促进各领域的深入改革。

    审计人所肩负的职责决定了我们更应该积聚力量,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推进干部清廉、推动政治清明;强化社会保障审计,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助力繁荣富强;探索资源环保审计,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助推生态文明……用我们的努力,奏出审计最强音,实现伟大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