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90后大学生捐献“生命种子”

12.05.2015  07:25

  “把我的造血干细胞给她,希望种子能生根发芽,让她早日恢复健康。 ”5月7日9时,一位90后大学生躺在省立医院血液科采集床上,看着血液顺着导管汩汩流向采集机。采集完毕后,他的造血干细胞将被火速送往青岛,一位20岁的白血病女孩正等待接受移植手术。他,是合肥市第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安徽省今年第2例捐献者董亚运。

  高高壮壮的董亚运有张娃娃脸,嘴角间总带着一丝可爱的笑容。 “早晨6点不到就醒了,就等着赶紧献呢。 ”担心采血过程中不方便上厕所,他甚至连水都不敢多喝,“这几天,我吃的都是专门的营养配餐,每天还有好几位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陪我唠嗑,在这里像大熊猫一样被保护着。

  今年7月,董亚运将从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因为学医,小董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2013年上学期,献血车到学校来募集无偿献血。献血时,我就顺便申请成为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的一名志愿者。能帮助别人的事情,肯定要去做的。 ”申请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事,董亚运一直没声张。

  2014年12月,正在紧张备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董亚运接到合肥市中心血站的电话,被告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虽然素不相识,但面对是否同意捐献的问询,他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

  在通过初配检验后,今年3月,董亚运又分别接受了血样高分辨配型和全面体检,最终被确定为捐赠者。 5月2日,他在同学的陪同下住进了省立医院。而这一切,他的家人并不知晓。

  “初配成功后,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就让我征求家人的意见。我就打电话和父母简单说了一下,就说我在救人,对身体没有伤害。他们年纪大了,对这方面也不懂,说多了难免会产生顾虑。哥哥和姐姐那边我没敢说,怕他们反对。 ”董亚运坦言。

  5月1日晚上,想到第二天就要住院,董亚运失眠了。辗转反侧间,他在QQ发了一条“说说”:“明天要去医院了,睡不着了。 ”而这恰巧被正在外地打工的大姐看到,第二天赶紧打电话来询问,这才得知事情的原委,“起初,我以为是直接抽取骨髓,吓得我连夜赶到合肥。后来了解到捐献流程后,稍微心安了些,但仍免不了担心。 ”看到姐姐的满脸忧虑,董亚运就让红会工作人员带她到医院血液病治疗区的无菌病房前,去感受那些不幸患者渴望活下来的眼神。这才打消了姐姐的顾虑。

  董亚运觉得自己很幸运,他说:“生命不能等待。听说对方也是90后年轻人,能为她带去生的希望,我觉得特别幸福!

  5月7日下午1点50分,194毫升“生命种子”采集结束。3个小时后,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将搭乘航班把“生命种子”送往青岛。董亚运深深地祝福:“希望那个女孩尽早恢复健康! ”(记者 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