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充分发动群众整治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家园

06.08.2018  17:11

中安在线讯   据淮北新闻网报道, “千万别走,我做几道菜好好招待你们几个。”临近中午,临涣镇徐庙村袁楼庄的贫困户刘美玲拉着村妇联主任王平的手,说啥也不让她走。当天上午,王平召集几位贫困户到刘美玲家,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得整齐有序,刘美玲望着眼前整洁的环境,一再挽留大伙在家吃顿饭。

在濉溪,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例子还有很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濉溪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统一安排和部署,迅速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在整治行动中,濉溪县不仅要求各镇(园区)、县直各有关单位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要求在环境长效保持上下功夫。为此,各镇(园区)纷纷结合实际,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等措施,充分调动基层百姓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呈现出“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氛围。

盛夏时节,走进临涣镇四里村,眼前是干净整洁的路面、错落有致的庭院和成排成行的绿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村容村貌的改变,与该镇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密不可分。进入6月以来,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污水、垃圾、旱厕治理,不仅村庄道路宽敞了许多、门前屋后亮堂了许多,庄里还腾出了更多的绿化空间。党员干部带头栽培花草果木,让村庄春有花草、夏有凉荫、秋有果实、冬有绿叶。眼下,其他各村相继组织村民理事会前去观摩学习。

近一个月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集中利用20天的时间,积极入户帮助群众整治室内环境,带头清理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垃圾,村庄陈年生活垃圾等。同时,动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根治性处理,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用实际行动向广大群众传达党委政府推进环境整治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提升百姓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濉溪县各镇(园区)、县直各有关单位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墙体标语、过路横幅、宣传资料等,引导百姓自觉搞好家庭环境卫生,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党员带头清理道路村庄陈年垃圾,规整乱堆乱放的杂物,看到排水沟渠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整洁有序,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加入到环境整治的大军中。

刘桥镇留古村65岁的贫困户窦秀英养了15只羊,造成的脏乱现象影响了周围环境卫生。帮扶干部经常来到窦秀英家帮她一起打扫清理,向她宣传当前正在开展的环境整治工作。窦秀英主动提出以后要自己打扫,保证不因为养殖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当前,村民们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越来越强,不少贫困群众还签订了‘门前三包协议书’。村理事会针对环境整治制定的村规民约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村主任张秀芬介绍。

在农村,居民的不良习惯是多年养成的,除了宣传教育,还需要制度约束,让群众互相监督、互相评比,才能达到长期保持的效果。各镇(园区)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月评比、月挂牌、月奖励的制度,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濉溪镇杜庙村年近五旬的刘仁金在十年前因一次意外摔伤造成下肢瘫痪,腿虽然不能动,手还很灵活,拄着双拐,还能做些简单的家务。妻子下地干活后,刘仁金就在家养点花草,把家里家外拾掇得干净利索。在杜庙村开展的三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他获得了三星级文明户,并获得洗漱用品等物质奖励;濉溪经济开发区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率先把“积分制兑换商品”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相结合,在安居佳苑安置小区试点推广人居环境整治“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兑换激励措施调动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群众参与是最好的机制,积极引导百姓养成环境保护意识,持续普及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才能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提靓村镇‘气质’。”濉溪县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县各镇(园区)、县直各有关单位陆续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清洁户、美丽庭院、脱贫模范等评选活动,激发了村民向上向善、清洁家园的主动性,提高了文明素养。

在全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变。下一步,濉溪县将按照“两治”“三清”“四拆”“五净”的整治标准,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为广大群众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记者 王晨)

原标题:濉溪县充分发动群众整治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家园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王晨    编辑:汪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