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花言巧语 骗“女友”钱财

14.10.2015  19:21

  今天上午,合肥庐阳法院开庭审理了三起诈骗案,其中,两起案件的被告人都是90后的小伙。

   小伙交友诈骗男女通吃

  今年24岁的男子郑某,老家来自福建省莆田市。在网络世界里,他一会是“高富帅”,一会又成了“白富美”,竟同时以两种性别,用交友恋爱骗取钱财。

  去年5月初至今年4月,郑某通过世纪佳缘网站结识合肥的周某。郑某谎称自己经营医疗器械相关公司,月收入过万,有房有车,骗取周某信任。很快,两人通过QQ、微信聊天等互动,建立了恋爱关系。

  “要支付招聘网扣费”、“找人办事急用钱”、“奶奶生病住院了”……其后,郑某编造各种理由向周某借款。周某信以为真,陆续向郑某转账32200元。

  在与周某交往的同时,郑某还通过QQ空间恋爱软件,注册女性信息,隐瞒真实身份,冒充女子与蒋某某网聊。其间,郑某先后编造交房租、单位交培训费、生病需要做手术等理由,向蒋某某借款。蒋某某向其多次转款共计人民币3500元。

   “攀亲”法院院长谎称可捞人

  去年4月的一天,23岁的合肥小伙杨某得知,被害人徐某的男友因涉嫌保险诈骗罪被羁押于看守所。杨某遂谎称,自己父亲的同学是合肥市某法院的院长,能通过关系帮助徐某将其男友从看守所里放出来。徐某信以为真。

  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杨某先后以需要请法院及检察院的领导吃饭、给司法机关办案人送礼等为借口,多次骗取徐某财物,合计价值人民币57000余元,所得财物均被其挥霍。

  其间,杨某甚至以缺钱为由,多次向被害人徐某要现金,徐某因有求于杨某,于是有求必应。直到去年6月,徐某才发觉上当受骗,在向杨某追讨钱款无果的情况下,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公安民警将杨某抓获归案。

  渣男骗财骗色又偷盗

  2013年,吉林男子仉某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被害人苏某,并与苏某建立了恋爱关系。仉某谎称自己叫徐利明,浙江临安人,因工作被派至合肥市上班,

  随后,仉某多次以投资石油生意需周转资金为由,骗取苏某钱财计人民币33万余元。仉某骗得钱财后,并未用于所谓“石油生意”,而是自己挥霍消费。

  去年10月份,仉某得知苏某怀孕,便打算再从苏某处弄一笔钱后离开。

  仉某利用帮苏某取款的机会记住了苏某的工商银行卡账户密码。2014年11月4日至6日,仉某趁苏某不备,将苏某放在挎包内的工商银行卡盗走,采用刷卡支付和取现金的方式,共计盗取苏某账户内资金计人民币25.488万元。

  作案后,仉某向苏某谎称去国外,之后,停用所有通讯方式,变更住所,断绝与苏某联系。今年1月,合肥市警方将被告人仉某抓获,查获尚未消费的现金人民币14.9万元,价值人民币2万元左右的手机、平板电脑、黄金首饰等财物,扣押雪佛兰科帕奇汽车、大众帕萨特轿车各一辆。